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五次拜师学艺弘扬优秀文化访京胡制作大师侯

来源:月琴 时间:2024/8/10
制作京胡京胡制作讲座现场的自伴自唱讲座现场以上为概览,以下为两次讲座和制作室采访的现场在制作京胡的地下室,高研班的成员们参观京胡的制作流程第一次讲座现场讲座前名家演唱与伴奏。侯先生多才多艺,一会儿拉京胡、一会拉京二胡、一会儿又弹月琴,还应大家之邀,开口唱一段地道的京戏。这是侯先生的夫人一位荣获全国票友大赛金奖者的演唱,叫好声不断。以下:第二次讲座前的伴奏与演唱第二次讲座第五次拜师留念(上图,侯先生提供)五次拜师学艺弘扬优秀文化——访京胡制作大师侯武龙文\图郝小学人常说,缘分天定,有缘千里来相会,还说要惜缘,我非常赞同。梨园拜师邂逅相遇与京胡制作大师侯武龙先生相识,既偶然又必然。我俩的邂逅相遇缘于几年前京剧界我的一位好友的拜师仪式。当天,我举着相机,跑前忙后,忙活的不亦乐乎,吃饭时,与侯先生很巧合地坐在了一起,相互作了介绍,言谈中两人间留下了一份好印象。没过几天,恰逢侯先生的好友来石家庄演出,我应侯先生之邀,不仅观看了高水平的演出,还为他的好友(师徒们)在一些门户网站作了宣传,因而结下一份相互支持、相见恨晚的友情!我感到侯先生是一位感情细腻而且很有爱心之人,本次合作将缘分加深。讲座再遇友谊增深今年,第二届河北省文化艺术创意人才高级研修培训工程系列讲座在河北作家协会再次开讲,作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创意家协会的副主席、党支部书记,我负责邀请更多的文化、艺术界的能人参加讲座。侯先生看到我发的消息欣然到场。这就加速、加深了我们俩的友谊,几个月中,接触频繁,更加深了对侯先生的敬意。在我的推荐下,他不仅成为本协会的专家团成员,而且两次登台为学员们讲授京胡制作的传承与创意思考,并在现场操琴伴奏、演唱,既活跃了讲座的气氛,也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学到了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座,受到学员们的好评。我和侯先生都懂得,缘份那是很难得的;情义无价,这份缘那是用钱买不来的,所以会尽力善待这份缘带来的一切!为了更深的了解侯先生,加深讲座的深度,作为讲座的实践考查课,协会王万举主席带领一班人来到了侯先生夜以继日,制作成就一批京胡精品的地下室,在这里感受一位京胡制作大师的人生追求。“心一琴行”,这个灯光暗淡、空气流通很差、堆满了工具、乐器成品、半成品的地下室,就是已成就享誉世界京胡品牌的制作地。在此,侯先生讲述了他的传奇,五次拜师学艺的经历和其厚道的为人,令人啧啧称赞。他说,年12月自己生于河北冀州南午村孟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酷爱音乐和戏曲,8岁学会了吹笛子,10岁学拉琴,13岁登台开始为伙伴们伴奏。年被招入河北省海河宣传队,从此开始了乐器专业的训练和演出。术有专攻拜师学艺十三岁时,他制作出了一把二胡。后来因为演出需要,他又喜欢上了京胡。俗话说术有专攻,为了提高制作水平,年他求教于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讲师张秀琴先生,学习京胡制作及乐器修理。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孝道文化,学到真传,他决心拜师学艺,学到真手艺。遂于当年10月23日在河北会展中心,在一批名家的见证下,侯武龙拜张秀琴先生为师,赢得艺术界的一片赞声。急赴京城再拜大师经过三年勤奋学习与不停实践的他,出徒后不满足于现状,还想再在制作技艺上有所提高。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电视看到了京城中国马派京胡制作第三代传人——“琴医”谭显德先生、一位京胡制作大师的新闻报道,为了学到真传,他打定主意急赴北京寻找师傅。为何要拜谭显德先生为师?里面有厚重的历史,这要追溯到正宗的京胡制作工艺。据侯先生介绍,在京戏鼎盛时,马良正先生是著名的京胡制作大师,他将京戏所用的胡琴改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名字“京胡”。马老先生有四位传人,均为京戏乐器制作名家,号称“四大天王”:京胡史善朋、京二胡洪广源、鼓板月琴弦子施子云、琵琶傅立山,他们都是京戏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谭显德呢,则是“四大天王”首位史善朋的女婿。他12岁拜史善朋为师,深得马派琴艺真谛,成为马派京胡制作的第三代传人。谭显德先生的声名鹊起,缘于为梅兰芳大师的琴师徐兰沅先生的修琴经历。徐先生也是位制琴高手,他有一把名琴因种种原因已不太好用,自己和原有的修琴高手都对它无解,他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谭先生。经过这位当初还年轻的后生之手,不仅将这把京胡修好,还提升了音色,让徐老先生惊喜不己。当下徐先生写就了“此乃琴医也”墨宝赠给谭显德,由此“琴医”的称谓享誉京城。“要做就做最好的”的理念,促使侯武龙怀着一颗既忐忑又自信的心,毛遂自荐地找到了谭先生的家。经过坦诚地自我介绍,并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几把京胡呈到谭老先生面前时,这位不知婉言回绝了多少想拜其为师的京胡制作大师眼睛亮了!“琴品即人品”,老先生从侯武龙的言谈举止以及地道的制作手艺,预感到心中期待的徒弟出现了,但也没有马上答应侯武龙拜师的请求。俗话说,好事多磨,好人自有吉象。一定要拜名师的他,与一位好友第二年谈起此次拜师之事不成的经历时,这位好友说太巧了,他与谭先生有着很深的交情。随即在友人的牵线、帮助下,电话的一端传来了收徒的应允,这让武龙先生兴奋不已,激动异常。接下来,年2月15日京胡制作界史无前例的“琴医谭显德先生收徒仪式”在北京湖广会馆热烈举行。因其师徒二人的好琴缘、好人缘,京城的京胡演奏名家82岁的姜凤山、当红的琴师吴炳璋、燕守平、迟彦春、李之祥、王福隆、杜凤元、李鸣岩莅临祝贺;出去疗养的王鹤文、李祖铭也发来了贺电。专程陪着侯武龙进京的河北省的著名琴师徐志诚、王铁柱、边发兵、高树钢、李石生、孙立强、李文乐、程际道、刘飞、杨隙舜成为他拜师的见证人。真的是群贤毕至,蓬荜生辉,喜庆异常。大家为谭先生喜收高徒送上祝福,对侯武龙的制琴技艺予以褒奖。姜凤山老先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做得好,样子好,音质好,工艺好”。由此,侯武龙成为唯一的中国马派京胡制作第四代传人。年5月,谭显德先生专程来到石家庄,手把手将马派京胡制作的技艺秘诀传给这位爱徒,并郑重地授权将“谭显德乐器研究中心”的牌匾挂于心一琴行。经过谭先生的口传心授,侯武龙进一步掌握了京胡的选材搭配、制作方法和要点,制作技艺有了很大提高。业内著名琴师姜凤山先生、吴炳章先生、燕守平先生先后在其处订做了京胡,姜凤山先生还赐予“琴艺高超”四字。厚道出名病床拜师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对侯先生来说却不灵验!这要说到他的第三次拜师。当时患病已很严重、已到生命晚期的徐志诚先生,得到了侯先生的特殊关心,他的爱心、执着、友善感动了徐先生。先生试着问他,你有拜师的想法?侯先生说敬仰已久,几年前合作时就想拜您为师啦,随即噗通就跪倒在地,在病床前叩拜了师父,令徐先生激动地留下了热泪。如此认师的方式恐怕世界少有。出于对师傅的爱,他直接了当地询问了师母对师傅后事的准备情况,并征得师父的同意,跑了多处为师傅购买了一双内联升的名牌老头鞋。病床前的倾情一幕,为艺术界再传一段佳话!随后,师傅出于对徒弟的爱戴,强撑着身体带着徒弟来到自己家,将他几十年使用过的京胡——名琴,还有一些资料让徒弟带走,这是恩师对徒弟的一份信任!鼓励!寄托!不多久,侯先生的恩师仙逝,他以孝子的身份跑前忙后,并自己掏腰包为参加恩师追悼会的朋友们作了答谢,将师傅的后事办得非常妥当,令师傅的亲属、梨园界的朋友们竖起了大拇指!侯先生的厚道、孝道、大方、人品再次得到印证!精诚所至大师认徒凭借着侯先生的为人与处世,他在朋友圈的声名鹊起。他的谦虚、好学赢得了口碑,这为他人生再攀高峰打下了好机缘。当听说好友要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先生为师时,他是急不可耐,也争着要拜在名师门下。在此之前,这位国宝级的表演大师、女武生,演出时的琴师曾多年使用过侯武龙制作的京胡,并根据大师的授意,精心地制作了与大师唱腔相符的京胡,受到过夸赞。在河北省京剧院的收徒现场,大师裴先生出于对其京胡制作的精美,出于对其的虔诚态度和厚道的为人,精诚所至下,大师破例收下了9个徒弟中唯一不是梨园中人,而且是岁数最大的徒弟。省文化厅的王离湘书记为本次收徒仪式送出了赞许的墨宝。裴艳玲先生希望:我们戏曲界要像粘合剂一样把大家粘在一起,一块儿来干事情,把年轻人更快带起来,使京剧事业得到传承。侯先生通过本次拜师就是想着要为国粹的传承,多学些本事,再立新功。拜师后,他对师父的尊重、关爱,那是出了奇的用心。每到一地出差都会给师傅带回去一份惊喜!师傅带着他精挑细选的礼物走出国门,每每在别人面前骄傲地夸赞徒弟对她的孝顺!体贴!真诚真心跨省拜师经侯先生几十年的潜心钻研,在民族乐器方面已有很深的造诣,因而结识了业界不少的合作伙伴、乐器制作者、名演奏家。年当一位河南的老民乐演奏家樊济臣先生托其购买乐器时,他在国内跑了多地为老先生去选购,最终,帮老人家选购到了称心的乐器。虽然老先生与他打过多年交道,但是一直未曾谋面,不过,从电话传递出的亲切声音,给老人家留下了美好印象。当他乘坐火车来到老者的驻地,将乐器交到老演奏家手中时,老者是开心不已。不仅如此,合作伙伴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第一印象又打动了演奏家的心。通过不长时间的交流,这对忘年交互生好感,加之他对樊先生鼓楗子制作绝技和老先生对戏剧乐器的深入研究仰慕已久,因而再次决定拜师;樊先生也高兴地表示愿意收其为徒。说办就办,樊先生决定第二天就举行侯武龙的拜师仪式,一切费用师傅出,可是他最终说服了师傅,酒水钱他要承担。从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侯先生的真诚、真心,他对朋友和师长那是一以贯之的尊重,以礼相待,这,赢得他的师傅全家还有出席拜师仪式的名家们的好评。如今,执着、痴迷京剧与京胡制作的他,琴人合一,凭借高超的制琴技艺,能为琴师量体裁衣,根据使用者的手法选配材料,制成演奏者心满意足的理想京胡。名声在外的他,制作的京胡远销国内外,成为谭显德乐器研究中心董事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制作改革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北省文化产业创意家协会专家团成员,河北省京剧之乡沧州市京剧爱好者协会名顾问,河北省邢台市清风京戏馆艺术顾问。学无止境,艺不压身,祝愿侯先生的事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我们的国粹艺术代代相传谱写出华美的新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