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妈妈,再打我一次今天,这个故事看哭

来源:月琴 时间:2023/11/1
北京皮肤科权威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母亲节,妈妈,请再打我一次!”这是这几天微博上一个很热的话题。还有商家推出“妈妈再打我一次”全家福,里面包含扫帚、苍蝇拍、灰尘拍、鸵鸟毛掸子四件套,价格元。网友们讨论,随着妈妈们年纪的增长,她们变得越来越温和。不再和我们大声说话,小心翼翼地问我们何时归家,像个孩子一样请教我们该怎么玩手机、P照片。因为,我们不再是那个惹她生气的孩子,她们,也不再年轻了。然而,时光却不能倒流。母亲节前夕,都市新闻记者采访了三位读者,记录下他们与母亲之间的故事。这是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但对于母亲,如果有假如,她们都希望时光能慢一些,再慢一些,慢到让每个人都能说出那句想说却从没说出口的话:“妈妈,我爱您!”01雷月琴:母亲把性格传给我一说起以前的很多事情,雷月琴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提到母亲,那些回忆就像一颗颗豆子一样从老人嘴里溜出来。雷月琴。“母亲从年轻到老都爱美,每天都要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跟所有传统母亲一样,我的母亲勤劳、节俭、朴实、善良。”在雷月琴的记忆里,母亲黑发如漆,总穿着旗袍,那是软韧的棉布,伏贴着她温柔的曲线。雷月琴的记忆里,母亲黑发如漆,总穿着旗袍,那是软韧的棉布,伏贴着她温柔的曲线。年,母亲出生于江苏镇江,曾就读于南京女子中学,17岁时嫁给了父亲,18岁时生下雷月琴。战时四处都有流离的人,父母带着一家人从武汉逃难至江西、湖南、广西等地。“逃难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啊,我们姐弟6个都是在战时的动荡和炮火中出生的。”辗转多地,年,雷月琴一家从广东来到贵阳。在雷月琴的记忆里,母亲在家总是忙忙碌碌,白天,她要大盆大盆的洗衣服,晚上,她在油灯下缝缝补补。小时候,姐弟几个穿的裤子都打着补丁,有时候正面的窟窿烂到没办法再补,就把裤子反过来穿。解放前,他们一家10口人就靠父亲一人在外修车维持生计,家里一切生活事务由母亲打理。解放后,母亲在贵阳二桥修理厂也找到了一份活儿,父亲长期在外开长途车,于是,除了自己的工作,母亲一边要拉扯孩子,一边还要照顾雷月琴的祖父、祖母。全家福。雷月琴说,母亲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尽管那时经济条件很差,但不管儿子还是女儿,母亲都极力支持他们上学。“她觉得,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所以我们姐弟都上了高中,弟弟还考上了大学,在那个年代,能让6个孩子都上学的家庭是少有的。”二“记忆中,母亲从来没发过脾气,我们做了错事,她都是讲道理,从来不打骂我们,所以我在教育子女时,也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雷月琴说,母亲一生谨言慎行,从不妄言,凡事讲理,走到哪里都是面带笑意。母亲这一辈子很不容易,吃了很多苦,然而,在母亲的脸上,雷月琴很少看到愁容满面,她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也许背着我们时,母亲也会偷偷流泪,但在我们面前,她总是乐呵呵的。”雷月琴慢慢理解了母亲的心情,因为母亲必须表现得坚强,才能做呵护孩子一生的港湾,匹配“母亲”这两个字。长沟流月,终于得以一粥一饭安守岁月。然而,母亲患上的肺气肿疾病越来越严重,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很多时候,母亲只能坐着。“我想回老家看看。”母亲有时会念叨,眼里渗出泪水。17岁离开镇江,她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年夏天,乘着在河南出差的机会,雷月琴带着母亲踏上了回故乡的火车。彼时,母亲已经不能自己走路,干净整洁的老太太佝偻着脊背,身体像纸片一样薄,一直幸福地望着窗外。“我背着她,她好小,好轻,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抱起来。”雷月琴的眼泪溢满眼眶。这是雷月琴第一次背母亲,也是最后一次。再坚强的人生,也敌不过岁月。年,母亲永远离开了雷月琴。全家福。三“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江河卫士”……在贵阳,雷月琴被称作环保老人。谈及近些年获得的荣誉,雷月琴说,这得归功于母亲,“她把性格传给了我,对我这一生影响最大。”年退休后,雷月琴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