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木镶嵌
宁波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俱、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嵌涵盖门类较多,实用性很强,包括传统家居、生活用品、门窗建筑装饰等,采用牛骨片、木片等为原料用钢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常用的题材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和合二仙、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容丰富多彩。
大约隋唐时,宁波出现了骨木镶嵌工艺品。明末清初,铜锯丝的应用,木嵌的发展,红木原料的进口,促进骨嵌迅速发展。经过木雕、实剔木雕、木嵌、骨木和嵌几个过程,骨嵌艺术最终形成固定风格,很快在宁波地区民间家俱上广泛应用。当时的宁波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骨嵌家俱来装点生活。宁波的骨嵌产品除畅销省内各地外,还大量销往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流传极为广泛。
清乾隆中叶,宁波骨嵌技艺进入鼎盛时期,骨木拼接胶合技艺博得了“天衣无缝”的赞誉。至道光年间,骨嵌艺人已有百余人,并出现大中型工场。《鄞县通志》记载:“雕嵌工作图案古拙,几同汉画……手技精练,奏刀工致”,并赞誉“天衣无缝”。至道光年间,骨嵌艺人已有百余人,并出现大中型工场。现存于宁波博物馆的骨木镶嵌“千工床”,制作于年的精品,可以说是集骨木镶嵌技艺之大成,是现存的传统手艺之瑰宝。新中国成立后,请回嵌镶老艺人恢复和试制骨嵌产品,主要代表作品有红木镶嵌大地屏《群芳雅集》、博古组合橱《西湖春泛图》等。
宁波朱金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距今大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汉唐以来,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公元年,唐代高僧鉴真及其弟子在日本建造的招提寺,就采用了很多朱金木雕装饰,其风格与现存国内的宁波阿育王寺的木雕装饰十分接近。
朱金木雕的人物题材多取自戏曲京剧人物的服饰、姿态,称之为“京班体”。“京班体”构图格局均采用立视体,将近景、中景和远景处理在同一画面平面上,前景不档后景,充实饱满,井然有序。与传统中国画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概念相反,颇有装饰性。诸如“武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这些程式化的民间表现手法,使宁波的传统朱金木雕妙趣无穷。
朱金木雕的特色主要在于漆而不在雕,依靠贴金箔和漆朱红来进行装饰,因此雕刻并不十分精细,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正是这种工艺使朱金木雕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烂的效果。
朱金木雕从明清以来普遍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如日用陈设、佛像雕刻、家具装饰,特别是婚庆喜事中的“千工床”、“万工轿”以及用以迎神、赛会、灯会的雕花朱金木船、鼓亭、台阁等,都称得上绝妙的民间工艺精品。宁波的朱金木雕随着民间习俗的改变,已随岁月远去。现今,民间在制作仿古家具的时候还依然使用这一工艺手法,但也日渐式微。
宁波走书
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据艺人传,最早从上虞流入。当时,曾有佃工在农作中你唱我和,自我娱乐,借以消除疲劳。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当时伴奏只用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光绪年间,这种演唱形式已流行余姚农村。后余姚有农闲时从事曲艺演唱的农民、小贩和手工业者成立“杭余社”,交流演唱经验,研究曲艺书目。其中有位许生传老先生,吸收绍兴莲花落的曲调,率先采用月琴伴奏,自弹自唱,很受群众欢迎。在其影响下,许多艺人也都采用各种乐器伴奏,并从四明南词、宁波滩簧、地方小调中引进不少曲调,加以改造应用。同时,书目方面也有发展,出现了《四香缘》、《玉连环》等一些长篇,演唱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宁、舟、台地区。
宁波走书表演开始为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后出现简单伴奏的形式,演员坐于桌后,乐队坐桌子两旁;演员因于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故称“里走书”;再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作表演圈,称为“外走书”。时鄞西谢宝初的表演,城里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有千秋,名噪一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
由于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立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建国后,宁波走书表演发展到男女双档,伴奏力量也得到加强。
宁波走书曲调常用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俗称“老三门”。有时也用还魂调、词调、二簧、三顿、三五七等。“四平调”一般作为一部书的开头,末句常由乐队和唱。“赋调”随内容情节、人物性格,有紧、中、慢之分。如慢赋调节奏缓慢,曲调下行为主,多用于哀诉之类的叙述或回忆。“马头调”据艺人所传,系从蒙古民间曲调中转化而成。“三顿”节奏较快,旋律高昂,大都用于人物心情激动或情节急迫之处。
走书演唱伴奏乐器中,四弦胡琴为必不可少的主乐,也是宁波走书音乐具有独特风格之处。其他乐器有二胡、月琴、扬琴、琵琶和三弦等。宁波走书的主要传统书目有:《白鹤图》、《黄金印》等。
奉化、鄞州文化馆有文艺干部。都组织专业和业余创作骨干,专门从事宁波走书的剧目创作并创作了多部现代新书;宁波走书演员超过百人,演出书场达13家之多。宁波走书以蓬勃的发展势头逐渐走向繁荣。
宁波金银彩绣
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即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一起,在丝绸品上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宁波工艺美术界为使其与朱金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三个以金银为原材料的著名工艺合称为“三金一嵌”,故改名为“金银彩绣”。年,宁波绣品厂绣制的《百鹤朝阳》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入选参加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轻工部征集为国家级珍品,并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精品馆。年,宁波金银彩绣有限公司绣制的金银彩绣《甬城元宵图》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宁波金银彩绣华贵动人、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既可应日常生活之需,又可作戏服和美术欣赏品。主要应用于官府、民间喜庆、服饰、宗教、室内陈设五大方面。它的主要技法以“盘金(银)”和“填金(银)”为主。
据相关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中国刺绣历史远可追溯至战国,作为独立的金银彩绣作品,今确切可见的实物见于唐。唐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居住宁波阿育王寺)所携我国诸多民间艺术品中,也有金银彩绣千手佛等.宋代明州画家周季常、林庭珪(约—),在明州画《五百罗汉》百幅,画面中佛、菩萨、官员、罗汉,有穿着华丽金银绣服饰及佛帐等。明正德六年()83岁的日本高僧了庵桂吾到宁波,明武宗赐“金烂袈裟”,令住持阿育王寺,回国时大儒王阳明惜别赠诗。这又织又绣的金烂袈裟是宁波府代皇帝赐赠的精品之作。清代鄞县城内外多处地段集中出现了刺绣教坊、官营绣坊和民间绣衣、绣庄和写花店等。在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地区都曾有绣品合作社、绣品厂等,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之手工绣花成本大、收益小的原因,从事金银彩绣的人越来越少。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宁波金银彩绣传统技艺,宁波金银彩绣有限公司,在鄞州区旅游学校创立了教学培训基地,成立宁波金银彩绣保护委员会,将不断地研究、收藏、制作宁波金银彩绣艺术精品,使传统的宁波金银彩绣技艺源远流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