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阿细跳月”已成为西山阿细人全民性娱乐健身的一种广场舞蹈。如今整个西山阿细地区,村村寨寨都在跳,最小年龄五六岁,最大年龄80多岁,跳月骨干多人。在石钟鸣、毕华、李正德、杨文忠、武连顺、石光兰、梅志宏、毕刚等艺人的带动下,西山的阿细跳月日益精湛。各种文艺舞台因为有了“阿细跳月”而火一样的热烈奔放彝族阿细人也因有了“阿细跳月”而豪情激荡。
彝族阿细文字失传已久至今不存,风情风俗与周边支系同胞和其他民族差异鲜明,自成文化独具特色。特色文化有大众歌舞阿细跳月、追祖遗风阿细祭火、创世纪史诗阿细先基、阿细摔跤、阿细杂耍(霸王鞭、刀叉舞、耍狮子、溜猴子)等。如今,阿细跳月、阿细先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细人所跳的舞蹈是“大三弦舞”,是由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
讲阿细音乐文化,必谈阿细跳月舞蹈,因为它是阿细人的骄傲,彝族的自豪。一方面,以阿细跳月为领军的阿细跳月文化越来越受到外界青睐、钟爱。然而,另一方面,在阿细跳月的原生态地,精通阿细文化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市场经济的涌入,价值观的异化使年轻后生们走向城市后渐渐对祖传文化传承失去了兴趣。阿细彝区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保护和传承发展阿细跳月显然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掘收集整理阿细跳月民间音乐舞蹈,着力培养批“阿细跳月”的文艺骨干,推动阿细跳月的发展,使阿细跳月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阿细跳月音乐口耳相传,阿细先基调、嫁女调、指路经、哭丧调等多种曲调均由毕摩一代代的师徒相传承袭。面对如今阿细跳月“乐师”的渐行渐少,文化职能部门迫在眉睫的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
做好阿细民间音乐的普査,搞清音乐精髓,创作出群众喜欢并能够流传的歌曲。要分门别类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等。把阿细的音乐作品在各种重大节日节庆对外进行宣传推广,培养彝族阿细音乐的自尊感和自豪感,让优秀的阿细音乐享誉中外,树立在民族音乐中的崇高威信。
我们要抓住优秀的音乐能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引导听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独白来体验。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桥梁,使观众同舞蹈更加接近,从而打动观众的心灵,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民族大团结,大融合。
积极探索,做好非遗保护工作,鼓励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带好徒弟,对阿细跳月进行适当的创编,丰富其舞蹈动作,增加其艺术表现力。阿细跳月口耳相传,所以师者愿授其艺,习者要心有灵犀,脑要灵活,用心唱记方能熟练运用。文化工作者要把传承和弘扬阿细跳月提升到理性战略高度来审视思考。
努力争取政府文化职能部门把阿细音乐的发掘开发与弘扬作为建设弥勒旅游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突破口。在收集整理民间文化的基础上,趁年长毕摩、先基长者尚还健在,文化馆应牵头组织青年培训班,学习三弦、月琴、三胡、笛子、响篾的演奏、制作等。乡镇、村等基层组织要热心阿细音乐的传承与弘扬,动员一大批有志者、爱好者向老艺人学艺,续传文脉,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从而让阿细跳月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艺术性迈进。
经过几年的宣传,阿细跳月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