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京剧不太受人欢迎戏曲真的衰落了京剧

来源:月琴 时间:2022/11/9

过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京剧没出来一个新门户?

为什么多年来没产生一段盛行的唱腔?

为什么几百万元投资,并未推出具有一定票房价值的好戏?

为什么获了很多奖的剧目,剧场里的上座率那么低?

为什么过去京剧团能上纳巨额利润,如今只能靠国度供养?

京剧复兴,从何谈起呢?

京剧新编戏--部分现代戏忽略了一些京剧的艺术规律

一、“大制作”与“多演多赔”

近十多年,有很多来屡见不鲜的“大制作”、“话剧化”的新戏。投资百万元,甚至千万元搞京剧“大制作”,其实是遵循了影视剧的运作投资方式。

影视剧一次性投资后得到的是成品,是终生回报,而戏曲每演出一次就是一次创作,就是一次反复临盆,反复劳动,每次都要支出成本,要有新的投入。

所以“大制作”的新戏、大戏,不但前期投资无法收回投资,而且演出一场,赔一场,少演少赔,多演多赔。以至全国各京剧院团为前后四届京剧节排演的四大批“大制作”的新戏,几乎没有一出能够在没有政府赞助的情况下得到保存、流传并收回成本、获得利润。

例如由北京京剧院演出、被评为国度精品工程第一名的《宰相刘罗锅》,自从获奖后就很少在舞台上公演。

二、“实景”与“表演”的区别

影视话剧是布景里面出表演,而京剧是表演里面出布景。演《三岔口》,演员伸手一摸,就演出了黑夜;两个人一起一伏,配上个船桨就是行船;四个战士拿起刀枪一打就是战场。

关门开门、上楼下楼、骑马乘轿,经由演员千锤百炼的表演,那才是京剧艺术。但是经由十几年的“立异”,舞台上要关门有真门,要上楼有楼梯,京剧原有的表演都省略了,还有甚么艺术可言?

老戏里的好演员,双手一抱肩,眼睛望着天空一吸气,就能令观寡感受到寒气逼人的意境。如今舞台上雪花满台飘,大风呼呼响,还要演员表演甚么?

布景越真实,越精巧,就越限制了演员的表演,那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等许多艺术家一再告诫我们的经验之谈,如今却都当作了耳旁风。

三、“角”与“话剧导演”

谁都知道,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因为京剧是“角”的艺术,看的就是“角”。

而此刻排演一出新戏,如果有百万资金,剧本、导演、作曲、灯光、布景、服装,就能占去投资的95%以上,留给首要演员的却所剩无几。

有的京剧院在研究剧本的修改和总结排演工作时居然没有演员参加,因为京剧要“话剧化”,请来的是话剧导演,京剧演员不懂话剧,没有发言权。

以话剧导演为主导,京剧的本色没有了,怎么可能充分宣扬演员的才华和个性,又怎能凸显“角”的艺术!

四、“一人一味”与“统一作曲”

京剧要讲门户,演员要讲个性。四大名旦都唱《玉堂春》,一人一个旋律,一人一个味道,一人一种风格,所以才有四大名旦。

如今统一编剧,甚至在京剧节上五出戏一个作曲,五出戏一个味道,看了一出等于看了五出。最后作曲的形成了风格,形成了特色,演员倒失去了自我。

再加上无穷的门户复制,四处唱程派,越唱越过火,越唱越闷,越唱越“程派”,到头来再听程砚秋反而最不“程派”。

五、“演歌舞”与“演故事”

生书熟戏,好的戏屡演不衰,好的演员百看不厌。《四郎探母》唱了快年了,就是因为演员唱得好。《红鬃烈马》的故事没有任何历史依据,也没有任何逻辑性,情节有点不可揣摩,但是唱腔优美,性格鲜明,以至脍炙人口。

从来没有人穷究薛平贵为甚么叛国投敌,又为甚么跟岳父争江山反而作了皇帝。看《空城计》也没有人担忧司马懿会不会杀进城去生擒诸葛亮。

因为情节早已烂熟,就听那两段唱腔唱得如何。只要演员唱得好,就能卖票,就能挣钱,就是好戏。如今导演不懂戏,唱得好坏无所谓,只剩下剧本和情节了,等到剧本的悬念揭开了,情节演完了,一出戏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谁还来看第二遍,又怎么能百看不厌?所以说京剧是以故事来演歌舞,强调的是故事,而不能强调以歌舞来演故事,不能像影视那样靠故事的弯曲勉强,情节的动听来赚取“回头客”。

京剧如果没有好的唱腔,好的表演,好的功夫,好的演员,再好的剧本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京剧艺术家们比过去的角儿们差在哪儿

说句不客气的话,总体而言,当代的京剧演员们真的比过去的(民国时期)演员要差,京剧艺术家也比不上过去的角儿。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去的角儿都是自己创造流派,现在的艺术家都是学习别人的流派。关键在于,就连学习别人的流派都学不好,不管怎么学都要被人诟病。比如一个流派有两个不同的传人,A纯粹继承流派,B进行改革创新,那么矛盾点就要来了。

这时候两边的戏迷就会吵起来,B方戏迷说A只会固守传统,学别人学的再好也超越不了人家,京剧需要的是改革创新。A方戏迷则说B把流派改的不伦不类,让人觉得反感别扭,毁了流派。

这就像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在民国时期那些角儿大多数是B,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懂得创新,才让师出同门的四大名旦,学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同。

遗憾的是,现在的表演艺术家乃至青年演员们,基本上都是A,他们只懂得老老实实学戏,老老实实继承流派。甚至一旦有了B出现,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这就是当代的演员不如过去的演员的原因,社会风气不同了,他们在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对京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再有就是,以前的演员所处的体制是戏班子,也就是私企,而且营利能力非常强。例如梅兰芳先生,唱三天戏就可以给抗美援朝捐飞机。即使是龙套,跟着一个好角儿干活,生活也是不愁的。因此大家也更有心力和热情钻研艺术。而现在是事业单位,只是一份普通工作,你会为了一份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的工作不懈钻研嘛。

听戏是外行,那就拿唱歌来说吧。并不是嗓子特别好、特别亮,你就会觉得他唱的好听。打动你的,是他的音色、感情、韵味、气场等。中国好声音评价选手时,不是经常说xx唱的是青春,而xx唱的是阅历嘛。同理,现在的演员,嗓子可能更好、更亮,但是对戏、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就差远了。而不喜欢、不深究的话,即使是流行歌,你也会觉得“嗯都唱的挺好的呀”,像中国好声音,确实每个选手都唱的不错。

就当今的戏曲界形势而言,如果不出个超级大角儿,很难再让京剧恢复辉煌时期的光辉了。但是,按照当今京剧界的形势,基本上出不了像梅兰芳那样的角儿。另外,两个时期的学戏背景、经历、目的、方式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因素,也决定了现在的京剧演员不仅很难超越以前的角儿,就是想要接近,都要费上不少年的功夫。

古朴至直的质朴美学,是京剧韵味的内在追求

为什么京剧老唱片伴奏效果不如现在,但听起来有京剧韵味,效果好听?

第一个时代不同

所有的艺术好像都有这样一条规律——古质而今妍。

时代越久远的东西越质朴,越新近的东西越花哨。

而艺术欣赏是有习惯的,是有时代性的。听惯了古朴至直的东西再听复杂华丽的东西,会觉得后者如靡靡之音,而听惯了华丽的东西再听质朴的东西,就会觉得粗鄙简陋。

当然,这只是个第一感觉,如果欣赏水平能进一步提高,能越过形而去感觉神,就能摘掉有色眼镜。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当时的演奏技艺已经非常成熟,非常高超了,但形式上还是比较简单的,花过门极少,追求单音垫的效果,和现在大不一样。

第二,乐器及演奏技巧有了变化

老唱片的时代,京剧调门比现在要高,而乐器调门也相应的高,这个乐器不仅仅指文场的京胡、月琴,还包括大锣、小锣等,声音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当时的京胡用的是丝弦,在音调比较高的时候,确实不如钢弦音色好听。武场的锣鼓也因为调门高,而且缺少铙钹,听上去也不大好听。

京剧的“湖广音”与“中州韵”特征性逐渐消失了

“湖广音”与“中州韵”。前者主要指“音调”即对平上去入的影响。后者说的是读字的声母韵母关系规则,即反切拼音问题,当然后者中州韵本身也包括上口字、尖团字、音调。两者是配合的。

我感觉,从谭鑫培之后,特别是在二、三十年代之后这种湖广语音的音韵,基本成为唱腔和“庄重”道白的基本音韵模式。之所以用“庄重”二字,即是指,不包括花旦、小花脸的道白,也不包括任何角色的偶尔的诙谐道白语言等,绝不是说这些角色或这些艺人就“不庄重”不值得尊重,只是觉得用这个词较符合我要表达的那种区别。

由于传统戏的传承历来是“口传心授”,有京音的延续也是自然现象。但是,实际上在艺人们实践中,京剧唱腔中的京音和庄重的道白京音逐步减少和消失(就像秦腔味道的逐步消失),唱腔音韵基本归为湖广音。例如,梅兰芳和张君秋先生,实际上他们的唱腔不少吐字在初瞬有京音字味,但是,后面拖腔所延续的音韵大多就回归到了湖广音。我觉得他们也并没有脱离这个规律。这仍是保证音韵统一的必然归宿。

谭鑫培的湖广音唱法收到社会受众们的广泛强烈拥戴,“无腔不谭”使湖广音成为主流,不仅是水到渠成,更是众望所归了。这种形势之下,湖广音成为京剧艺人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