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曲子自清代初期开始,兴盛于洛阳、开封、南阳、安阳等中原地带,后由通过山东聊城一带以及曹州、山西关中等地进行流传,并辐射向全国各地。大调曲子在清代末期曾经被称作“鼓调”、“鼓子曲”、“曲子”等,在清乾隆到嘉庆年间又曾被称作“八角鼓”。到了辛亥革命时期之后,才在河南地区的西南部产生了“大调曲子”这个名称,这个时候在洛阳地区又流行着一种从踩高跷的演出形式演变而成的戏曲种类。
地曾称这类曲子为“小调曲子”。而流传于南阳一带的曲子,其名称则始终为大调曲子。自清代中期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内,大调曲子一直在富家子弟以及文人雅士当中演唱,是供有一定文化地位的人群或组件书社,或以此为消遣娱乐而进行的演唱活动。随着大调曲子的普及与传播,不仅在城镇地区的茶馆中进行演奏,在乡村的场边地头也进行大调曲子的演唱,人民们将听曲子作为日常劳动外的消遣与休息渠道,许多妇女们带着针线活赶来一边做手工一边欣赏,因此也有“活笸箩曲子”之称。大调曲子的演唱有独唱,也有双人演唱或是多人演唱等多种形式。
后来随着广泛的流行,有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帮腔,由乐手进行和声,有时有固定的场下观众进行和声的形式,观众聆听曲子的气氛十分热烈。大调曲子的伴奏乐器是以三弦为主的,有时会根据曲目的需求和表演人数的需要配以琵琶、筝、曲胡、二胡、四胡扬琴、月琴以及箫等等,演奏者通常手持响板或者八角鼓,一边演唱一边击节,打击乐随着曲目的需要,有时也会配以小钹、月鼓或脆碟等等。与大调曲子的演奏所共同进行的器乐合奏形式称为“板头曲”,板头曲通常作为一场大调曲子演出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在演唱过程中进行,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逐渐与大调曲子发展为密不可分的组合演出形式。
板头曲有许多发展到现今仍然十分流行的曲目,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汉宫秋月》等等。大调曲子是以曲牌联套体为结构的说唱形式的艺术,少数情况下也有进行单曲演唱的形式。通常,用“鼓子头”和“鼓子尾”将小的唱段进行链接,也会用曲牌来表达一个故事情节,如,使用“劈破玉”曲牌表演唱段《林冲夜奔》。大调曲子的曲牌来源广泛,它吸纳了昆曲的曲牌、明清时期的俗曲杂牌等,曲牌数量达二百多个。将各个曲牌之间进行联接的部分,有“鼓子头”、“鼓子尾”、“越调头”、“越调尾”以及“垛子头”和“垛子尾”等,在这些联接部分中穿插各种曲牌,形成套曲。
大调曲子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曲目数量众多,由于多为清代时期的文人雅士进行曲词的撰写,体裁又多以元代、明代时期的杂剧以及传奇故事,或以明清时期的小说为元素进行编写,辞藻典雅。湖南丝弦湖南丝弦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代初期,是吸收了湖南本地民歌小曲的曲调,并融合了从江浙地区传入湖南地区的时令小调、小曲等交融而成的曲艺形式。湖南丝弦在表演时使用的语言是湖南本土的方言音韵,在湖南本地进行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了以长沙地区风格特色为代表的“长沙丝弦”,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丝弦,在浏阳河一带进行发展的“浏阳丝弦”。
以平江地区为发展中心的“平江丝弦”,以及在衡阳地区流传的“衡阳丝弦”众多具有各地艺术特色的湖南丝弦派别,在这些众多的分支当中,发展最为繁荣壮大一支的当属“常德丝弦”流派了。湖南丝弦具有形式十分多样的唱腔音乐,依据湖南丝弦所使用的唱腔体式,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演唱曲牌为主的“牌子丝弦”;另一类则被称为板子丝弦。板子丝弦具有三种唱腔板式,分别为“一流板式”、“二流板式”以及“三流板式”,“板子丝弦”的演唱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声腔风格,分别称作“老路”和“川路”,“老路”是指采用在常德地区常用的当地流行唱腔唱法,具有浑厚深沉的风格特点。
“老路”的代表曲目有《清风亭》、《雪梅吊孝》等。“川路”的演唱热烈奔放,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特征,相传,“川路”的由来是源自民国初期,由艺人万斌成从四川地区传播而来,“川路”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拷红》等等。此外,演唱曲牌为主要形式的“牌子丝弦”则吸收了各地曲牌元素,曲调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从南北曲中吸取的曲牌元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