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管光前通讯员庄雪君
推荐人: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许月琴
牛年开年以来,已近耄耋之年的刘新一天都没有闲着。高频切换于高铁、地铁、中巴,颠簸辗转于上海、临安、长兴、富阳几地:
到临安高虹石门村给党员上党史课,为长兴一家汽车电池企业新技术落地应用牵线对接,到富阳新登新四军烈士陵园祭拜父亲,为上海一个芯片项目在青山湖科技城落地多方奔走……
参观板桥镇新四军纪念馆
临安、长兴、富阳是战争年代刘新的父亲刘别生曾冲锋陷阵的地方。在刘新看来,昔日老区群众曾与父亲并肩作战、英勇杀敌,做出了巨大牺牲,自己和当年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就是老区百姓用箩筐从战区一路“挑”到了上海。今天,自己应该在有生之年尽己所能回馈老乡,以告慰、续写父亲未竟的事业。
刘新在临安上党史课
从“红小鬼”到老虎团团长
刘新的父亲可不是一般人物,而是当年威震江南的一员虎将“方司令”刘别生。刘别生之所以人称“方司令”,是因为英勇善战,人头值钱,敌人都想“灭”他。当年“皖南事变”,身为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的刘别生曾7次突出重围,带着98名战士回到了根据地,在硝烟战火中成长为“老虎团”团长。为了迷惑敌人,刘别生曾化名方自强。
“方司令”刘别生
刘别生(--),江西安福人。年9月,年仅12岁的刘别生就参加红军,成为一名传令兵。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年9月27日,中央做出了发展东南的战略部署,赋予新四军控制苏浙皖边与发展浙江沿海地区的战略任务。遵照中央指示,粟裕率部渡江南下,挺进浙西,在长兴建立了新四军苏浙军区,任刘别生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刘别生率部在临安高虹镇龙上村驻军,并设有被服基地,刘别生的妻子苏迪任指导员。
刘别生和一支队当年驻地——
临安高虹镇龙上村
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刘别生随同粟裕先后参加了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建立了以天目山为中心纵横各一百余公里的浙西抗日根据地。骁勇善战的刘别生不幸在第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新登战役中壮烈牺牲。
为什么要打新登?因为当时新登是打通浙西和浙东战线的战略咽喉,也是粟裕部队横渡富春江,前往浙西南的必经之路。为了挟隘自重,国民党在新登派重兵驻守,在城墙四周建了十数个碉堡。面对敌强我弱、易守难攻的战况,刘别生知难而上,率部担任主攻。年6月3日,刘别生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由于当时战势紧急,许多牺牲的战士被匆匆埋葬在板桥镇的公路边。刘别生的遗体则由七支队副政委刘石天和通讯员徐越(高虹镇长青村人)护送至高虹长青村安葬。刘别生牺牲时,刘新只有3岁,弟弟还在襁褓中。为了纪念这场战役,母亲苏迪把兄弟俩改名为刘新、刘登。
替父还情,“鱼渔”并施
新登战役结束后,苏迪忍着巨大悲痛,带着年幼的刘新、刘登随部队一路北上,辗转去了江苏和山东。解放后,全家定居上海至今。
年,上海警备区曾着人来新登寻找刘别生的遗骸。由于时隔多年再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工作组把一位无名烈士的遗骨当作了刘别生遗骸,迁往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而“方司令”的“真身”却一直独自长眠在长青村。
长青村刘别生烈士墓
也许是烈士的威武英勇感动了上苍,也许是刘新的善举获得福报,在长青村孤独长眠65年后,刘别生终于“归队”,与昔日战友们“会合”在了新登,与离散了一个甲子的家人再度“重逢”。
说起此番“烈士归来”,还与《杭州日报》的一次离奇“导航”有关,堪称媒体传播史上的一段奇闻。当然,这段奇闻与刘新一家的善举分不开。
年,刘新家里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自称打富阳新登来,是新登战役期间当地保长的儿子和孙子。说当年“方司令”来新登打仗时,村里曾献粮支援部队战斗。现在家境艰难,希望刘新替父还情,接济他们度过时坚。尽管刘新一家也并不宽裕,还是对父子俩做了力所能及的帮衬。
为了让父子俩和村里百姓往后生活无忧,刘新“鱼渔”并施,利用自己在上海的人脉资源,为新登镇牵线落地了一个化工项目,介绍父子俩入企工作,成为该企业的重要创始人。
杭报“导航”,离散父子又“重逢”
刘新的善举感动了社会,年4月24日,《杭州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刘新不忘父亲牺牲故地,帮助新登人民办企业致富的事迹。未曾料到的是,这张报纸会在数年之后,辗转到了当年亲手安葬刘新父亲的徐越的手中。当时,有人给徐越送了一包茶叶,茶叶的外包装正是报道刘新事迹的《杭州日报》。看到报道,徐越拍案大叫一声,一桩在心头悬置多年的心事,终于到了了却的时候。
年,刘新和夫人郑茹妹、弟妹曹桂英
到临安看望徐越老人
当年埋葬了“方司令”之后,徐越随大部队征战大江南北,成了临安工商局的一名离休干部。看到报纸的那一天,他已是76岁高龄。
放下报纸,徐越即刻通过新登镇找到了刘新的联系电话。猛地收到这个意外的惊喜,刘新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遗憾的是,此时母亲苏迪和弟弟刘登均已辞别人世。次日,刘新夫妇和弟妹带着上海市公安局的知名法医,直奔临安。在徐越和临安党史办的协助下,刘新终于见到了与自己暌违整整一个甲子的父亲。经法医权威鉴定,独自长眠长青村的“方司令”,正是刘别生烈士。年,新登烈士陵园为刘别生烈士举行了隆重的入园归葬仪式。
终于找到父亲的长眠之地
之后,替父还情成了刘新退休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刘新的信念中,父辈为国家为人民流血牺牲为革命胜利立下了功劳,自己作为烈士后人,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荣誉,而应该继承先辈的遗志和精神,力所能及做一些有利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活出人生的价值。这些年,刘新自费奔波在上海、长兴、临安等地,帮助长兴汽车电池企业寻找优质客户,与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协作争取一个芯片项目在青山湖科技城落地。
今年是建党周年,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刘新还受邀在高虹镇石门村开讲了第一堂党史课“我的父亲刘别生”。他俭朴的作风、清廉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大家久久感怀。在刘新的影响下,一批“红二代”也应邀加入临安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师资队伍,并已在高虹石门等地上了数堂党史课。
编辑黄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