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文
俗语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时光倒流30年,临近春节了,每家自然也要办年,清贫但充满了欢声笑语。如今办年货,比那时方便多了,市场商品丰富应有尽有,有的人干脆不办年货,过年时合家到饭店吃一顿。
其乐融融,因为缺少了一个过年货的过程与期盼,我以为这才是办年货最大的魅力。缺少了亲自参与制作的感觉,缺少了劳动,缺少了农家田园产品的纯正,更缺少了大人孩子一起忙碌欢乐的氛围。
30年前的年味,就比现在浓了许多。
办年货:推汤圆,做黄粑,杵糍粑
年节记忆:杵糍粑。
作家汪曾祺曾经写“舂粉子”的感受:“有一家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烧饼’(糯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我的幼年是在川南自贡市度过的。在相对饥馑的年代,一般家庭过年的年货主要有:推汤圆粉子、买鸡、买鱼。父亲是一家地质单位的技术干部,经常出差,往往是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会从乡下买回鸡和鱼,价格自然比市区要便宜得多。
我家乡一般不会“舂”粉子,而都是用石磨推糯米成米浆。记得我和姐姐两人去借用邻居邓嬢嬢家的石磨,两人合推,忽快护慢,叽叽嘎嘎,往往要推上半天,汗流浃背才能推完十几斤泡胀的糯米。还要用木杠坠石头挤压半天工夫,挤干口袋里的水分。
以前的春节,各家各户都兴磨汤圆粉。刘陈平摄
做黄粑是母亲的专利。黄粑又名黄糕粑,是川南非常有名的传统小吃。主要配料有优质糯米、红糖,用笋壳叶、粽子叶、竹叶包裹(不含任何色素、保鲜剂)。其色泽晶滢黄润、味道清香柔软,食用方便,砌片后蒸煮、油炸、煎炒、微波加热变软,开袋即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据说泸州、遵义两地的黄粑风味最为独特,其它任何地方的黄粑都做不出这种味道。但我至今认为,在那个糖需要凭票供应的年代,母亲制作的黄粑天下无双。
盛行于川南的美食黄粑。
到了腊月二十八,就开始杵糍粑。杵糍粑需要多人合作,弄堂里哪家杵糍粑,邻居都自动来帮忙。足以见得,在那个年代付出体力就是付出感情。
往往由年轻小伙子掌木杵,这是他们展示力量和耐力的机会。掌杵是一项体力活,干不了几分钟就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般一臼打下来就要换人。然而面对父老和默默注视着他们的姑娘,小伙都不肯示弱,气喘吁吁,猩猩一般擂着干瘪的胸部,肋巴骨直打闪闪。最终谁坚持得久,谁就会赢得邻居的赞许。
待糍粑捣得像面团一样绵软就差不多了,需要两个人协调一致,用力一挑,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洒满黄豆粉的盆子里。主人会用棉线从杵棒挂下来几块,分给两边的观众,然后再搓成一个个鸽子蛋大小的糍粑团,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节,他们从早到晚跟着大人从东家到西家,老实一点的帮着打杂,调皮的则只顾疯吃疯玩,甚至闹出一些恶作剧。
然而热情的主人一点不会责怪,总是拿出准备好的芝麻、红糖,有的还把平时不舍得吃的自采蜂蜜,让他们蘸着吃,看看那时的娃娃,一个个吃成了“鼓眼乌棒儿”。
记得有一次过年前的夜晚,八九岁的我在街头溜达,放完仅有的几个小鞭炮,意犹未尽,迟迟不肯回家。突然见到一辆冷冻厂拉肉的卡车呼啸而过,一颠,掉下了半边猪。
半边猪并不大,四五十斤,刚从冷冻库出来,死沉,但这是怎样的惊喜啊!我用尽全身力气将之拖回家,累得直打“蒿子脚”。父母胆小,但兴奋了一夜。
母亲建议熏腊肉,我第二天步行十几里去乡村砍回柏丫,肉没有熏黑,衣服倒是烧出了很多窟窿……捡到半边猪过年,这是我至今发的最大一笔横财。
盼年货:最想得到“鼓疯子”
以前过年,小朋友的玩具都很单调。刘陈平摄
那时过年,父母一般会给孩子买一点便宜的玩具,这是年货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我必须提到的,是农民出售的“鼓疯子”。
在一些研究者的分类中,“鼓疯子”是属于陀螺家族中的一员,但“鼓疯子”没有鞭力的加盟,这样认为似乎有些勉强。此游戏也不同于传统玩具“捻转儿”。
玩“捻转儿”的时候,拇指和食指捏着捻捻转儿的上端,用力一捻,猛地松手,它就在平整的地上或者桌面上旋转起来,宛如仙女在冰上旋转。
南方多竹,有竹子的地方就有“鼓疯子”。根据我的比较,最早的“鼓疯子”当源于古代游戏“地轴”,地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空钟”。明末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就有记载。用竹筒一段封以木板,周围开口,中央贯细轴,另有一块带孔的小竹板。把线绕在轴上,另一端穿入竹板孔洞,用力一拉,地轴即高速旋转落地,呜呜作响,声音可以传播二三十丈开外。
邓云乡先生在《鲁迅与北京风土》中谈到地轴时说:“中间有根尖轴的小空竹,缠上线一抽,丢在地上旋转,嗡嗡作响,叫‘风葫芦’。”
这里的风葫芦即地轴,在一些地方又叫“地铃”,地轴作为玩具现在仍有流行,称这种游戏为“放地轴”。而著名的空竹即在地轴基础上演进而成。在北方,空竹开始流行之后,地轴反而不如空竹普遍了。
鼓疯子在四川的一些地方也叫“地鼓扭”,是一种小孩子极其喜欢的小玩意儿,一般是用5厘米长的竹筒作为主干,在腰部开一个斜长的风口,两头以竹节或木块封口,接缝口涂一圈红蜡隔绝空气,等于是一个共鸣箱,再用一根一头尖锐的粗竹签自上而下贯穿主干,同样用蜡封闭缝隙,这就可以玩了。
鼓疯子一般都是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做的“农副产品”,在元旦和春节期间出售,每个5分至1角钱不等,特别大的几乎就是工艺品了,大约有15厘米高,直径达到2寸多,但要价则达1元,这大大阻止了孩子购买的欲望。因为每个孩子身上的压岁钱总不过1元钱而已,这其中还有好多娱乐开支啊,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喜欢鼓疯子的小孩大致4-10岁,再大些孩子的就不玩这个了,主要嫌它速度慢,不够刺激。只要用双手用力一搓,鼓疯子立即就疯起来了,飞速旋转,风口就会发出巨大的鸣叫声,低沉而洪亮,并且具有穿透力。
由于孩子手软,每次发力并不能让鼓疯子运转稍长一些时间,他们就在竹签上缠上一截绳子,另一只手扶正鼓疯子,然后用力一拉,鼓疯子在突然地加速中会发出近乎凄厉的鸣叫,声震屋瓦,就像一只猫突然被开水淋到头上一样。
划甘蔗:侠肝义胆的英雄游戏
划甘蔗,比刀法。
过年前,几分钱一根的甘蔗大量上市,成为了孩子们大快朵颐的时节。
南方很多地方都盛产甘蔗,十几岁的少年们就把快乐寄托在甘蔗上。一个源远流长的游戏就诞生了,这就是划甘蔗。
可以拿来比赛的甘蔗有些讲究,是用来熬蔗糖的那种果蔗,皮色青绿,枝节稀疏,糖分充足,甜得封喉,但最突出的是在于比较脆性。这种甘蔗也非常便宜,冬天时只卖几分钱一斤,家家户户都可以一捆一捆地买回家。
另外一种青皮甘蔗也可以拿来划,但因又长又细,常常是弯弯的,划时特别考验刀法。当然,高粱秆儿也可以用来划。
划甘蔗的刀一般是家里的菜刀,有时就向卖甘蔗的农民借他们的弯刀来使用。两人可以赌输赢,就挑一捆都有一人多高的甘蔗,需找街檐坎、石墩等高处站立,甘蔗根在下尖在上,右手执刀,将刀口搁在甘蔗削平的颠头,点住甘蔗头,屏住呼吸,全身凝固,当感觉甘蔗的平衡点已经在自己掌握中时,眼疾手快地用弯刀在空中划一个圈,向已经微微倾斜的甘蔗头挥去。自己同时弯腰,可以将甘蔗一剖到底,这就“通吃”。
但是呢,更多的时候只是削去长短不一的一层皮。然后砍下与皮子一样长的甘蔗,作为战利品,只把削下来的皮摆放在地上。大家继续进行,这样甘蔗越划越短,直至划完,再接着划第二根。几个来回,放在地上的皮长短一目了然,短的就付甘蔗钱。
划甘蔗可一个人出一根甘蔗为本,也可由一人先出一根甘蔗,划完后由输者给出甘蔗者补钱,更多的时候是大家为了好玩,自觉拿压岁钱买甘蔗或拿家里过年吃的甘蔗玩,比谁的本事高。
因为那时甘蔗很便宜,所以这样的游戏即使玩上大半天,不过才一捆甘蔗的价钱。小孩子在一边当啦啦队,又可以吃免费划开的甘蔗,大家都兴高采烈,完全不过节的气氛。
这些植物中的甜品,大约南方都比较常见,而作为一种游戏来玩的,恐怕只有特别会找耍法的四川才会有吧。现在呢,文明的都市人都彬彬有礼,谈着粉子、喝着咖啡、执行AA制,哪儿再有这种侠肝义胆的英雄游戏……
自贡灯会与划旱船
第25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灯组:华夏乐章(重达吨的编钟)。
年12月,自贡市举办“迎春灯会”,这是多年停办灯会后的首次恢复,盛况空前。灯光绮丽,照彻了灰蒙蒙的生活。人们目迷五色,老旧的自贡市被蜂拥而来的观灯者彻底挤爆了,城市就像一个龇牙咧嘴的火柴盒。
我当时在自流井区业余体校训练,有一个出入人民公园的通行证,等于可以免费看灯会。这是我一生里出入灯会最长的经历,看了一个多月,超过了我后来看灯会的次数总和。
那一届灯会上,小药瓶、陶瓷调羹制作的磁龙吸引眼球,沿人民公园湖区一线,耍狮子、舞草龙、划旱船、扭秧歌的彩灯造型灯组更是受人追捧,这些都是四川人过年里雷打不落的民俗节目,各地轮番上演,都是一派欢乐的节日景象。
划旱船起源于哪一代无从考证,但在唐代已有旱船舞的节目,至于当时《旱船》的表演形式与后世所见民间歌舞《旱船》有何区别?至今尚未见到详尽记载,但可以肯定地说它们所表演的内容都与船上的生活是一致的。
五代时期有表演划船采莲的大型舞蹈,宋代也有“乘彩舟,执莲花”而舞的《采莲队》队舞,虽皆属于宫廷舞,但这些舞蹈的根源却在民间。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民间“社火”的诗:
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
市苍分题句,官曹别扁名。
旱船逻似泛,水儡近如生。
划旱船是在陆地上表演竞渡的。旱船广泛流传,船由竹、木、秫扎成,套在舞者的腰间,宛如坐船的样子,另有人手拿木桨,两人对舞,表现船行水上。一般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这一节目在四川一些地区也称“彩莲船”、“划花船”,大都在春节期间表演,既有成人演出,也有孩子模仿成为游戏。一般由幺姑、艄翁两人表演。随着一阵锣鼓,艄翁划船上场,两人边歌边舞,配合默契,组成轻松欢乐的双人歌舞。彩莲船的表演主要是模仿水上行船的动作。
么姑的舞蹈动作概括为四大要点:“手腕摇,腿下颤,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以“划船步”、“吸腿划船”等动作组成,展示了川剧中的著名“矮子步伐”,引人发笑,与么姑的行舟飘游高低呼应。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时而平水泛舟,潇洒飘逸;时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划旱船后来由演变出“车车灯”节目,也称“逗么妹”,主要也在春节期间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
全国多地依然保留着划旱船的春节民俗。
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性),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风趣为主。
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之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尤以7字句为多,常附加衬字、嵌词,曲调重复演唱。
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也有的地方加上喷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