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的演出,只有几个刮奏掠过,这是京剧中古筝通常占到的比重。8月20日,《筝戏雅乐》京剧古筝音乐会即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担任音乐设计的北京京剧院青年古筝演奏家尚靖雅,将带领观众看到古筝与京剧的更多可能。这个身形清瘦、温声细语的85后姑娘,心智远比常人想象得更为坚韧。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尚靖雅考入北京京剧院,成为建院40余年来首位古筝演奏员,随后又赴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有着“京剧人”和“古筝人”双重身份的尚靖雅,肩头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史春阳摄为普及京剧、古筝音乐多元化尽己所能记者:让你开始尝试把京剧与古筝结合的初衷是什么?尚靖雅:我从5岁开始学古筝,小时候对戏曲倒没有特别的兴趣,只是有一种朦胧的喜好。我本科和研究生在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学习,读本科时,我跟着学校排了一些戏,越来越发现京剧的博大精深。京剧是国粹,传承至今已有年的历史。我觉得只有让观众愿意去接触京剧,他们才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京剧。我想在自己的作品里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体现京剧、古筝的精华,让观众了解原来京剧的曲牌是这样的、经典的唱腔那么好听……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陕西筝派代表人物周望教授曾经说过,“古筝是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的一种非常古老但极具生命力的乐器,京剧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审美制高点,这两门艺术形式此前虽然甚少相交,但我认为它们的互为辉映是必然的。”古筝传统流派的很多经典曲目都是源自一些地方戏曲、说唱的伴奏,而京剧的一些曲牌的旋律非常有其代表性和特色,所以我认为,从根上讲它们是完全能够相通的,可以完成互相的滋养。记者:京剧与古筝结合的关键点是什么呢?尚靖雅:我觉得是对京剧原汁原味声腔的守正创新,我们要把前人创造的精华传承下去。京剧有程式化,曲牌的模式、声腔的走向、过门的长短等等都有固定的模式。读本科和研究生时,我学习过作曲,我想如果能深入了解戏曲,再掌握一些作曲的技术,作品应该能更贴切地展示京剧和古筝最好的一面。这中间的“点”是很难找到的。我们探索了很长时间,也会做一些试探性的演出,听听观众的反响。我觉得一部作品的专业性、学术性至少要先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然后再推广到普通观众,这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艺术传播模式。中国有近千万的古筝爱好者,他们背后是近千万个家庭,普及面很广。而在外国人看来,古筝非常好听,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件乐器。如果以古筝为切入点,应该对京剧音乐的传播有帮助。古筝结合京剧如同“平地刨坑”记者:所以究竟要如何用古筝模仿京剧的声腔呢?尚靖雅:古筝的韵味靠左手按、揉、颤、滑来体现,在模仿声腔时,要双手配合来模仿它的走向。这要求演奏者首先要会唱,会唱才弹得出来。模仿的同时,还要美化声腔,让它更动听。记者:除了古筝,月琴也是你拿手的一件乐器。听说当年考入北京京剧院时,你也是弹的月琴?尚靖雅:是的。读本科时,我辅修月琴,我特别喜欢它的声音。学月琴时,我弹了很多戏,比如《霸王别姬》《苏三起解》,老师会教我唱腔的走势、节奏的把握、与演员的配合等等,口传心授,这些知识对我来说都非常宝贵。记者:看来你真正对戏曲感兴趣,是在大学阶段。尚靖雅:真正深入地接触戏曲是在本科期间,我开始有了创作的想法,再加上学习的很多传统流派的作品都源自一些地方戏曲,我有了很多感悟。记者: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吗?尚靖雅:最初真的很难。北京京剧院建院40多年来,只有我一个古筝演奏员,传统京剧里没有古筝,现在它在很多京剧剧目中也只是色彩性的乐器,有人说我是“平地刨坑”。幸运的是,我赶上了特别好的时代,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