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艺荐跟着廖昌永谭利华及专家听听万籁齐鸣

来源:月琴 时间:2023/6/14
咨询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于5月15日至6月8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官方网站正式上演,22部优秀作品一次让你大饱眼福。

歌唱家廖昌永携手指挥家谭利华一起推荐《龙声华韵》——“盛世国韵”交响音乐会。同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作曲莫凡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为大家带来对这部剧的解读。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00:56

歌唱家廖昌永

01:15

指挥家谭利华

01:32

专家解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在广阔的中华大地,有些地方经济虽然相对贫困,却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盛世国韵”交响音乐会,以精准扶贫为创作契机,创作素材来源于全国十几个贫困地区,以交响乐的形式拓展了民族民间旋律的表现力、感染力,呈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中国交响描绘美好生活

日前,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7位中国作曲家在这台名为《盛世国韵》的交响音乐会上,展示了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新创交响乐作品。“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交响乐团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组织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分赴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阿图列尔等地进行蹲点采风,创作了这些作品。”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马俊英介绍。

“这些曲目以精准扶贫为创作契机,创作素材来源于全国十几个贫困地区,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器同台相和,在呈现鲜明地域特色的同时,以交响乐的形式拓展了民族民间旋律的表现力、感染力。”音乐会指挥谭利华说。

音乐会以黄凯然创作的交响序曲《风起苗寨》开场。作品以十八洞村周边的苗族高腔为主要音乐素材,以交响化的音乐语言描绘精准扶贫为十八洞村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作曲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融入同一作品,如歌的旋律传递了脱贫之后苗寨人民的幸福感,灵动的节奏呈现了苗寨生活的日常,两种情绪再现、交织不断升华,将乐曲推向高潮。

在郑阳为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归去来兮·雪山之恋》中,清越低回的两支竹笛和交响乐交织和鸣,表达了人对雪山的探寻与雪山带给人的洗礼,引领听者站在全新维度对生命、信仰、理想、情感进行认识与思考。

叶小钢为中提琴和乐队创作的《井冈回忆》,是中提琴协奏曲《井冈山散记》中的慢板乐章,乐曲深情表达了巍巍井冈山的光荣历史,以声音塑造了先烈用生命建立的理想丰碑。

杨帆的管弦乐组曲《山水歌》描绘了贵州山水之奇美,两段选曲“山”“水”皆取材于当地民歌,作曲者试图通过不同配器手法的变化、不同素材的展开与重组,用音乐语言铺开一幅幅山水画卷。

姜莹的管弦乐《生命的礼赞》以圆号为引子,吹开了60多年前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土尔扈特人的回忆,描写了他们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舍弃熟悉的草原,经过长达12年的大迁徙,在新家园安居乐业的故事。乐曲传递着土尔扈特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段展现了马背上民族的乐观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陈丹布的《阿图列尔》——为管弦乐队而作,描绘了悬崖村阿图列尔从与世隔绝到通电通网、修建钢梯、发展生产和旅游的崭新风貌。乐曲以音乐手段描绘了喊山、劳动号子、民间舞蹈等各种劳动、生活场景,运用彝族民歌和月琴等民间音乐素材,结合五声性调式和声与半音化,凸显了彝族音乐独有的风格特点,展现了彝族人的生活面貌。

李劭晟为原生态歌手、唢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延安·延安》,使用了大量陕北音乐元素,包括调式、节奏和民歌、说唱、腰鼓乐等音乐种类,并以交响化方式呈现,通过显性、隐性两种音乐表达方式,赋予作品基本的技术基础。正是陕北大地的文化艺术特色、人文精神赋予了作品灵魂。

为创作这些作品,每位作曲家都深入生活采风。杨帆感叹于贵州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的可喜变化,情不自禁地将笔触伸向了贵州的山与水。

“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地方。采风期间,20余位非遗传承人带来了高腔、平腔、打溜子等不同的音乐形式,我也在采风中找到了期待中的湘西声音,为接下来的创作铺平了道路。”黄凯然说,多年来,跟随中国交响乐团深入采风已经成为他的创作习惯,不仅可以得到丰富的音乐资源,体味当地的风土人情,言语间交流碰撞出的灵感更是在家查阅资料无法比拟的。

“深入内蒙古,和想象中的截然不同。”这是姜莹在阿拉善盟蹲点3个月的切身感受。长时间的采风也让姜莹的创作思路有了变化,“草原、牛羊、天空,这些风情画似的元素不是我想要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土尔扈特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希望能在作品中准确表达他们的精神。”

原本想去延安看看黄土高坡的李劭晟,看到的却是喜人的绿色。“经过脱贫攻坚战,延安的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和延安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都成为我的创作素材。”此次,李劭晟的作品以当代创作技法结合传统元素,表达新时代青年人对中国精神的体悟与继承发扬。值得一提的是,李劭晟目前在美国读书的城市堪萨斯城正是延安的姊妹城市,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的故乡。他的这部作品也被斯诺基金会和密苏里州立大学所收藏。

原刊于《中国文化报》年12月。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来源:新华号一起议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