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亦称“宜黄班”“大戏”“土戏”“老二黄”等。主要流行于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闽西一带。由明末清初形成的宜黄腔发展而成的,因产生于宜黄而得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历史渊源
宜黄腔是由西秦腔演变而成的。明末清初,当着西秦腔在南方落脚以后,声腔上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在江西便出现了以唢呐伴奏的二凡和以笛子伴奏的吹腔。进入宜黄后,废唢呐笛子而用胡琴,又将黄梅采茶的改造为一种,就形成了以胡琴伴奏的宜黄腔,其基本曲调为。所以宜黄戏是以明末西秦腔演变成的宜黄腔为主要唱腔,清末吸收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而形成一个多种声腔综合的剧种。
艺术特点
宜黄戏的曲调主要有宜黄腔、反调、唢呐二凡、西皮浙调、南北词等,同时还保留西秦腔时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宜黄戏唱腔较为原始、平直,拖腔少而短,老生、老旦用本嗓,小生大小嗓结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男女同腔同调。
宜黄戏演唱特点为旦行用小嗓演唱,小生真假嗓结合,其它行当用大嗓。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晰、音随字走。传统唱腔中,衬字运用很多,几乎每句均有。行腔中常用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润腔手法。语言用的是中州韵,只是丑角多用宜黄方言。宜黄戏的乐队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合称“十一根弦”。宜黄戏角色行当在弋阳腔“九角头”基础上增加了末、二旦和四花,发展为“十二行”。宜黄戏脸谱简单粗糙,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
宜黄戏的脚色发展到近代可以分为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十二行。其表演粗犷古朴,严谨工稳。有些戏中表现人物骑马,不用马鞭代替马身,而采用元明杂剧的方式,将马形扎于身上,随着锣鼓打出的马蹄声应节而舞,作出跑马的身段。这种古老的表演方式在其他剧种中早已绝迹,而惟独在宜黄戏中保存下来。
传统剧目
宜黄戏的传统剧目甚为丰富,约有五百余种,但绝大多数已失传。《清官册》《药茶记》《三官堂》《奇双配》《四国齐》《雌雄鞭》《庆阳图》《双龙会》《上天台》《老君堂》《飞龙传》《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龙凤阁》《拷打春桃》《八仙飘海》《卖梨招亲》等皆是其代表性剧目。宜黄戏的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和排场,显得十分古朴。
传承保护
经专家研究,二簧实源于宜黄腔,宜黄戏由此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了突出的地位,它的形成、发展、衰落过程已成为戏曲史的一个缩影,因此宜黄戏正是探索研究戏曲衍变规律的理想标本。已知的宜黄戏早期剧目中专唱宜黄腔的有58种,这使得宜黄戏成为全国保留二簧腔最多的一个剧种。
邓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宜黄县申报。申报项目:宜黄戏。
在当今社会,宜黄戏的生存、发展面临着重重危机,有必要从调拨资金、加强宣传、培养后继力量等方面入手,使这个古老的剧种获得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长留于世。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任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