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大家一看到名字,就会说完了完了,他又要把阅读人群的平均年龄,拉高到30岁高龄,的,落山风,风叔本叔
风叔的一大顽疾,就是啰嗦,那,就先给你啰嗦下我笔名的来历吧
其实是因为下面这首歌的这句歌词
最早因为听到我女神张清芳在她的《留声3》中的《月琴》的这句“落山风向海洋”,就有了笔名的来历
我可能是整个华人世界中,搜集《留声3》这张一不小心录成HIFI唱片的民歌翻唱专辑最多版本的人吧(甚至散尽家财搜罗了点将年无IFPI首版CD和东芝黄金版)
但是《月琴》的原唱,是郑怡
赖西安(李潼)先生的歌词中有一句“独不见恒春的传奇”,是为了纪念那位“老歌手琴音犹在”的国宝级月琴大师——陈达
年,台湾电影《海角七号》里,那个说着“我是国宝”的茂伯,就可以看成是陈达的化身,因为《海角七号》的发生地,就在陈达的家乡恒春半岛,而茂伯,就是那支草根乐队里,弹着月琴的老邮差
今天,年8月22日,《海角七号》在台湾地区,正好上映十周年
这是台湾版当年的正式海报
放大看,当年的上映时间,就是年8月22日
今年写好多台湾电影的十年纪念,因为年,正好是台湾电影爆发之年,这一年之后的台湾电影时代,甚至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后海角时代”
《海角七号》当年到底有多红?
它在台湾地区的总票房,是5.3亿新台币,至今仍然是台湾地区华语电影票房最高纪录保持者,这部电影的导演魏德圣之后的《赛德克巴莱》虽然总票房过8亿新台币,但上下两集分开单独计算,还是无法追上《海角七号》
当年《海角七号》在台湾的影响力,演化成为了一股社会现象,当时你要是在单位学校不能加入讨论这部电影的行列,你基本上相当于没有在年下半年的台湾生活过
高能预警一下,风叔要开始十年“考古”放大招了,我将会梳理下自己那个时候对待《海角七号》的态度、评价以及轶事
实际上,风叔从始至终,都真的没那么喜欢《海角七号》的
首先要感谢时光网博客还依然存活着,那些十几年前自己奇奇怪怪的观影体验和感受,依然好好地躺在互联网里
风叔的时光网博客停在了年,已经是坚持得够久,够长情了,这十数年间,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媒体平台,时光网也被万达收购,主业转向,社区这一块,早就式微,但当年真的是云集了国内很多知名影评人和资深影迷的宝地,我如今在电影方面还在保持联络的朋友,大都来自这儿
风叔在13年前,和一帮做电影媒体的前同事有一个赌约,就是各自写自己专攻的区域电影内容,看谁写得长久,可是,现在那些前同事,都大都失去联络,当年的约定,你们还记得么?
风叔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写台湾电影的,最早在BLOGCN,叫,后来才去时光网,写的内容,七成是台湾电影资讯、消息和影评,三成是其他影视相关
现在来看当时的标题,其实早就是自媒体的雏形,我也知道当时有一些传统媒体的编辑会直接把我的内容拿去用,那正是我推广台湾电影的初衷,反正小众,能有人用,已是不错。这几年偶遇好几个人都给我说,当年他们写关于台湾电影的毕业论文,也有在我的博客查年度台片资料
这是当时博客的部分标题,有一种“明明知道大陆不会上映,却搞得好似自己是住在台湾的记者”的代入感
有意思的是,下面这两条内容中的主人公,《一一》中阿弟的扮演者陈希圣,和《沉睡的青春》导演郑芬芬,十年后联合在大陆做了一部电影,就是这几天热得烫手的《快把我哥带走》
那个时候风叔最爱的台湾女星是关颖,她如今最大的爱好就是生娃,今年10月将生第三胎了,加油卸货啊陈大小姐!
而关于《海角七号》的消息,风叔最早是年10月,也就是电影爆红前近一年报道的,按照当时台湾电影市场的行情,我对这部电影是不看好的,言语里也很主观地“希望它收回成本”
哈哈,我觉得当时最好笑的一句,是“这个叫魏德圣的导演,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事实证明,魏德圣导演本来就是个“疯子”啊,他后来的《赛德克巴莱》,以及现在的“丰盛之城”计划,相比之下,《海角七号》算是正常的了
接着下来,在《海角七号》上映前一个月的一篇影讯中,我对《海角七号》也是不太客气的,后来被证实啪啪打脸的有两点,一是我断定这部电影不会大陆上映,二来担忧魏德圣如何还债,呵呵
年9月8日,也就是《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两周,票房已经接近万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豪赌的胜利》,真真儿是马后炮呢
《海角七号》在台湾算是慢热型,上映快一个月的时候,票房过亿,开始成为全民现象,我写了一篇《台湾本土电影热到发烫,厚积薄发还是回光返照》,事实上,现在回看台湾电影的年,既是厚积薄发,也是回光返照
年国庆假期的时候,《海角七号》的一个清晰度一般的视频版本,突然在网上流出,因为当时对它的大陆公映,完全不抱任何希望,所以急急地就看了。我写了一篇《初赏印象分》,给《海角七号》打了百分制的68分
哪里知道,这篇文章,惹了事端。当时它在时光网的阅读量是超过次,这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时光网这样专业博客,这个数字无异于今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