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牵挂,正慢慢成为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实践。正所谓“夕阳红灿不觉晚,老有所乐未知秋”,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咱们身边的不少“老前辈”可真的不一般,他们身怀绝活,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让老年生活展现出年轻姿态。值此重阳节来临之际,早报推出“高龄绝活”系列报道,带您领略咱厝这些高龄“牛人”的精彩。
■早报记者陈玲红庄丽祥文/图
泉郡后山宫里的嗦啰嗹龙头已经接受香火14年了,不少信徒会去那里祈福。78岁老人李金针便是这尊龙头的雕刻者,也是14年前为社区重拾嗦啰嗹游街盛况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李金针从小喜欢做手工活,中学时代便参加过全省的航模制作大赛并拿奖,结婚前自己制作家中所有的家具门窗,退休后潜心钻研手工,雕刻龙船模型。他还会制作五六种乐器,而且自学自弹,虽弹得一般,但乐在其中。
80厘米嗦啰嗹龙头
他花3个月雕出来
在鲤城聚宝社区,不少老人提起年重新组织起来的嗦啰嗹游街盛况都激动不已。“这是泉州的传统,也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大家都非常欢喜,摆供桌迎神明求平安,这是我们邻里之间的盛会。”社区老人王大爷说。
经历当年游街活动的老人都知道,那场端午习俗能办起来都亏了李金针。当年李金针64岁,他在电视上看到安海的嗦啰嗹表演在电视台播放,反响挺不错,却和他记忆中小时候看到的泉州本土表演不一样。于是,他便有了自己雕刻嗦啰嗹龙头并组织一场端午游街,重现泉州嗦啰嗹习俗的想法。
雕刻龙头历时约3个月,他查阅一些历史资料,结合自己的记忆,先用泥土做了一个模型作为参考,然后买了一块樟木,打造一尊高约80厘米的龙头。紧赶慢赶,龙头在当年的端午节前完成了。之后,他便开始组织嗦啰嗹游街表演,还帮表演者化过妆。
结婚时自制家具门窗
巧手雕两艘龙船模型
手工雕刻是李金针从小就喜欢的手艺。早在小学时,他会拿一个塑料罐打两个孔,穿两条绳子,加一根竹子,一个土味“二胡”便做好了,他便有模有样地拉起来。中学时,他多次参加全省的航模、船模大赛还拿了奖。结婚时家里没什么钱,他便自己制作了所有的家具,包括柜子、书桌、床和门窗,现在他和老伴仍在使用这些家具。
去年,鲤城浮桥街道要办龙舟赛,请他帮忙制作两艘龙船。他很诚恳地说,如果是用于比赛的龙船,他做不了。“比赛的龙船有严格的规格要求,我们自己做的工艺和标准都不行的。”李金针说,后来街道成立了浮桥龙船促进会,为了再现泉州古龙船,请他制作了两艘龙船模型。
聊起龙舟习俗,李金针娓娓道来。他说,泉州的龙舟赛严格说起来应该叫“爬龙舟”,一船有20人,16名爬手、1人掌舵、1人打鼓、2人敲锣。龙舟分公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母船”先下水,“公船”再陆续下水追逐。“我跑你追,不是比赛。”李金针解释道。
龙船模型他陆续制作了四个月才完成,公母各一条,长1.4米,宽20厘米。现在这两艘龙船模型就陈列在市区新门街邮政银行2楼展示。
“偷师”制作多种乐器
自学自弹乐在其中
除了这些大件,李金针还制作过很多小物件。他家里挂着十几件乐器,其中有9件是他自己制作的,包括二胡、吉他、板胡、月琴、双青和笛子。他说,从泉州影剧院电影放映员的岗位退休下来后,他就开始钻研乐器。每次制作前,他会先到乐器商店里看看样式,重点是看看尺寸。然后再回家买材料制作。“做一把乐器大概要一个月,要重点记住各个零件的部位和尺寸,否则音色就不准。”李金针说,所有的乐器他也都自学自弹,弹得不好,但也是一种乐趣。
现在,李金针正在给社区的舞蹈队制作钱棍舞的钱棍。“这种舞蹈也是泉州的传统,类似于女版的拍胸舞。现在可查的钱棍舞的资料已经不多,我也是根据一点资料一点记忆加一点创作来完成编舞和钱棍制作。”李金针介绍,传统的钱棍是竹子做的,两头的铃铛各有两个。他制作的是用木头做的,两头各有六个铃铛,绘上彩条在两头绑上红绸,美化了一下。“铃铛多了,打出来的声音才响才好听。”
受疫情影响,钱棍舞的编排放慢了,李金针说,他希望能尽快完成编排和排练,让这一传统舞种也能像嗦啰嗹一样,再放光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