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巧妙配合,西域音乐与秦腔

来源:月琴 时间:2023/2/3

本文乃作者小sa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西域音乐

《秦王破阵曲》的西域音乐因素《秦王破阵乐》最初是三辅人民的创作,是一出歌颂秦王李世民征伐叛乱,丝绸之路与秦腔的传播秦声戏曲,重在武打和唱。《新唐书礼乐志》,“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公元年,李世民即位后,就把此乐搬人宫中,每次宴饮演出此乐,还作为将士出征前鼓舞士气的军乐。

此乐以演唱为主,慷慨雄浑,伴有舞蹈。全剧分三场(即三变),十二阵,五十二编(唱段)。乐器以锣鼓为主,乐调以秦声为主。“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雄壮的歌声与鼓点声十分和谐。唐玄宗时,著名乐工李延年。李鹤年兄弟。对此曲作创造性加工,并将此曲再带回民间。

《秦王破阵曲》剧照

王绍猷在《秦腔纪闻》中亦云,“梨园子弟敷衍故事之剧,从此(指安史之乱)深入民间,歌声彻云,执御之子,扬鞭高歌;牧牛小儿,持梃飞舞,信口摹音,随手仿形。万口一词,八方同调,语用白话,雅俗共赏,秦中歌剧,终唐之世,已奠始基。今日之秦腔,盖亦开天之遗响也。”《唐诗纪事》里的一条“胡琴”。

《唐诗纪事》卷八记载:“子昂人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值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日:‘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日:‘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宜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下。”

《唐诗纪事》节选

丝绸之路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在唐代,由于开通丝绸之路,加强了西域和大唐的交流,西域音乐传入长安。对秦腔乃至中国戏曲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这点,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丝绸之路在秦腔传播中的作用众所周知,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带古秦地的民间歌舞,在此基础上经过无数艺人的不断创造而逐渐形成。起于秦汉、发展于唐、成熟于明繁盛于清。“秦腔”一词。在现存资料中最早见于明万历间(-)传奇《钵中莲》中,有段唱词注明[西秦腔二犯],用的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不但完全形成,而且都传到江南。秦腔在西北的传播,正是丝绸之路的功劳,顺着丝绸之路,经过清代和民国时期,秦腔传遍了大西北,成为西北人最喜欢的剧种。

秦腔

秦腔在甘肃的传播秦腔的故乡无疑是陕西,正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说,“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子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称梆子腔。”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并向四方传播。甘肃秦腔无疑是在受到西府秦腔传播的影响而发展。繁盛起来的。正如陆晖先生所言,“沿丝绸之路出西安直至陇东、陇西一线,流行于这一带的西府秦腔另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尽管对“西秦腔”的称谓还有争议,但甘肃秦腔受陕西秦腔影响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连甘肃省前剧协主席王正强先生在他的专著《甘肃秦腔唱论引言》中也如是说,丝绸之路与秦腔的传播是在历史剧《韩宝英》中扮演的石达开,在“兵败大渡河”一场中他继承了秦腔传统靠甲戏的技巧,又吸收了京剧武打的套路,融为一体,为秦腔须生的武打技巧创出了新路。

《缀白裘》节选

在《殷桃娘》中扮演楚霸王项羽时,他运用红生行当的特点,吸收花脸的唱念及工架,化妆、髯口、服装都作了较大的改革创新,誉满西安曾有“活霸王”之称。由于他几十年来不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但发展了秦腔表演艺术,而且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赞赏。

我国的许多艺术大师对他的表演给予很高的评价。梅兰芳为他题词,欧阳予倩为他题诗,荀慧生为他两次作画,马连良称他为“衰派老生中一绝”。他的表演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同行后辈。在秦腔艺术领域里,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七十年。

西楚霸王剧照

沈和中(—)秦腔演员,陕西咸阳人。易俗社第一期学生,师承刘立杰、李云亭唐虎臣等,工文武小生。他天赋条件好,身材修长,扮相英俊,音域宽厚,吐字清晰。他与刘箴俗多次配合演出生旦戏,可谓珠联璧合,效果奇佳。年,随易俗社到武汉演出,在开幕式上,他与刘箴俗合演《女大王》,配合默契,深受武汉观众的喜爱。在《蝴蝶杯》扮演田玉川。《青梅传》里扮演张介受。《玉镜台》里扮演的温峤、《殷桃娘》里扮演韩信等主要角色都较为成功,广泛受到观众的赞赏。年离开易俗社,赴兰州搭班演出。年在西安反日同盟举行游艺募捐活动中。他与刘毓中、王秉中等合演《黄鹤楼》,由于他表演传神,享有“活周瑜之称。

之后,他又再次到兰州,并组建“中兴社”,汇集很多秦腔名家,对推动兰州的秦腔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沈和中参加了甘肃省文工团。年获得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奖。年回西安参加易俗社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再次和刘毓中、王秉中合演《黄鹤楼》,与李可易、孙省国合演《辕门射戟》《激友》等名剧,深受观众喜爱,认为他尽管年逾六旬,但功夫不减当年。年,他在兰州病逝,享年66岁。

《蝴蝶杯》剧照

沈和中表演细腻传神,气质朴素自然,音域宽厚甜美,他不仅天生条件好,而且善于钻研,从京剧、眉户等其他剧种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如他表演的武生戏《独木关》,胡品三在《易俗社顾曲记》中说,“此剧京门舞台沈华轩,杭州丹桂舞台高三魁等不敢以此剧问世,而沈和中能以秦腔改演京调,很是不易。”

他多才多艺,不仅擅长演文武小生,而且能扮演老生、须生,如《四进士》里的宋士杰、《三滴血》里的周仁瑞、《烈火扬州》里的李庭芝、《韩宝英》里的石达开、《满江红》里的岳飞,以及丑角戏《鸿鸾禧》里的金松等角色,而且都塑造得栩栩如生,各有其性格,切合人物身份。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在现代戏《白毛女》、《保卫村政权》、《梁秋燕》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从年就离开了易俗社,但易俗社给他打造的艺术才能可以说终其一生。

《满江红》节选

何振中(—)秦腔演员,工旦角,陕西长安县人。年,13岁的何振中,因家境贫寒而入榛苓社去学艺。拜张海牛、王果和曾建堂等老艺人为师,小旦、青衣、和武旦行当都学。老师教导他,“要当个好演员,想唱一辈子戏,必须先练好功。”在三年学习期间,他总是起早贪黑,勤学苦练,比别人下的工夫大,吃的苦多,他练唱也是不遗余力。

他在榛苓社是一边学习一边演出,学戏刚满三个月,他就登台演戏,开始时演的剧目有《花亭会》、《小放牛》等,初露其超人的艺术才华。年,何振中科班毕业,仍在榛苓社演出,这时他演出的剧目有《游西湖》、《五典坡》、《女丈夫》、《红叶诗》等。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9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