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闻一多一字之改,让这个彝族舞蹈走向世

来源:月琴 时间:2022/10/16

说起弥勒,吃货会想到卤鸡米线,驴友会想到这里有个可邑小镇,我则会想到在月下起舞的窈窕身姿。

月亮露出云层,笛子与三弦相伴,木叶与月琴交融,一对对恋人相依偎,只听得大三弦一响便起舞于月下。

他们跳着唱着:

弥勒西山是阿细,石林圭山是撒尼,弥勒石林山水相连,阿细撒尼是亲兄弟。

这就是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阿细跳月

刀耕火种里诞生的舞蹈

“阿细跳月”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一说,古时其祖先以狩猎和刀耕火种为生。当先辈们砍倒树林放火烧荒后,为了抢时间,往往不等炭灰完全冷却就进行耕种,因而经常有人脚底被烫,便急忙抬起脚来,一边跳一边抖动,把粘在脚上的炭灰抖下来,嘴里还发出“阿啧啧”的声音,后来就逐渐演变为“阿细跳月”的舞蹈动作,直到现在跳舞时嘴里仍喊着“阿啧啧”。也有人说,“阿细跳月”是彝族为祭祀祖先“阿娥”和“阿者”,表达敬仰及怀念之情而自发创造出来的。

“阿细跳月”源于弥勒,阿细语称“嘎斯比”(意为跳欢乐),是彝族支系阿细人个个喜欢的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优美悦耳的音乐旋律,热烈奔放的舞姿人见人爱。而且“阿细跳月”的独特律动及韵味,皆来自胯而带动双腿似火而起的交替弹跳,故特具感染力和爆发力,旁观者皆会萌生跃跃欲试之感。

“阿细跳月”据考证已有多年的历史,其走出彝族阿细人地区并被外人所熟悉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而这一切离不开诗人、学者、作家闻一多先生的努力。

闻一多“一字之改”

年2月,西南联大费孝通、闻一多等先生带领学生到现弥勒县可邑村、凤凰村采风时,与当地村民举行“跳乐”的娱乐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这种音乐及舞蹈。闻一多当时很激动,当即要求组织一场节目到昆明演出。经过一年的准备,次年在昆明国民党党部礼堂得以成功演出。据记载,当时演出效果非常好,一票难求,报纸连篇报道,成为当时昆明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演出结束后,闻一多根据人们常爱在月光下跳起这一个舞蹈的特点,就建议将原名“阿细跳乐”更名为“阿细跳月”,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如今通用的名词。

解放以后,弥勒“阿细跳月”获得了新生,走出了云岭大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年10月,“阿细跳月”演出队在中南海演出,毛泽东主席看了说:“你们的民族歌舞跳得很好!”周恩来总理看了情不自禁地跟着跳起来。接着,这支演出队伍开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到前线慰问。年10月,在波兰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会上,“阿细跳月”获得金奖载誉而归。改革开放以后,“阿细跳月”频频走出国门,先后到美国、日本、英国、瑞士、奥地利及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等地演出,逐渐被世界所认知和接受。

独有“”核心韵律

阿细跳月乐是阿细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突出了阿细音乐中特有的“”核心韵律,每一句弦声笛韵都能对译成完整的阿细五音节句式。

阿细跳月乐是阿细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突出了阿细音乐中特有的“”核心韵律,每一句弦声笛韵都能对译成完整的阿细五音节句式。

在现代音乐人的眼里,这样的韵律,又代表着什么呢?

看看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那些恍惚的片段,是我们追寻的田园诗意、奔放的快意。

文化部非遗司、中央电视台《文化十分》栏目组,结合腾讯科技+文化的发展战略,以年春节为契机,通过制作几支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视频,邀请我们一起度过一个文化年。

04:22

2月13日下午,由昆明市总工会主办,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新春年味系列活动之“迎新春·送春联”公益活动在文化宫广场举办,为得到书法家们亲手写的春联,许多职工群众前来排队等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