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美好时光驾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黄梅戏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清乾隆以后,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流传有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微调)演出的影响,并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黄梅戏,当时称“怀腔”。年以后,受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的影响,黄梅戏艺术逐渐成熟。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梅戏从民间小戏一跃而为安微省的主要地方剧种,并广泛流传到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北、山西、吉林、西藏、台湾等省(区),先后建有50多个专业剧团。
采茶戏乐队早期为“三打七唱”(三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七人演唱),年后,高胡被定为主奏乐器。黄梅戏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两小戏、三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整本大戏的出现,行当亦发展为正且、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庐剧庐剧原名“倒七戏”,因流行中心在皖中(古属庐州)一带,故于年改称庐剧。早期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等地的山歌、门歌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两小戏、三小戏。后受嗨子戏的影响,并吸收了湖北花鼓戏和端公戏的一些剧目、唱腔,不断丰富起来。
花鼓灯舞庐剧表演原以唱、舞为主,后来吸收了微戏、京剧的程式技巧,增强了剧种的艺术表现力。庐剧传统剧目可分为花腔小戏、折戏。楚剧楚剧旧称“西路花鼓”、“黄孝花鼓“,清道光三十年左右,在鄂东流行的“哦呵腔“基础上,融合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逐渐形成。初名“灯戏”,嗣后产生半专业的“麦黄班”,长期在农村演出。年后进人城市,并积极从京剧、汉剧、文明戏及各路花鼓戏中广泛吸取营养,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年在汉口被定名为“楚剧”。
汉剧陇剧唱腔音乐为混合体,以板腔体为主,民歌为辅。其中板腔体包括弹板、飞板等基本板式,和不能单独使用的大开板、还阳板、大哭板等。陇剧唱腔音乐中,最富艺术感染力的是“嘛簧”,这是一种抒情性的拖腔,一般以帮腔形式唱出。陇剧伴奏曲牌较为丰富,传统曲牌50多支,演奏形式分为丝竹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类。陇剧特色乐器为四弦子、渔鼓、简板、水梆子。陇东道情原无角色行当,发展成陇剧后逐渐形成了生、旦、净、丑齐备的基本行当规模。陇剧表演程式在改皮影动作为舞台动作的过程中,除保留皮影造型特色,又逐渐创造出风摆柳、地游子步、侧身摇摆系列动作等新程式。
陇剧黄龙戏音乐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平板、平三眼、快平板、行板、垛板、散板等。黄龙戏打击乐主要借鉴京剧的锣鼓点,所用曲牌亦参照京剧曲牌,曲调则采用东北的民间音乐。黄龙戏乐队以高胡、四胡为主,包括弦乐、弹拨乐、吹管乐、打击乐等在内。黄龙戏的角色行当最初为小生、小旦、小丑三行,后来增加了刀马旦、老生和老且。在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基本上借鉴和仿照京剧。黔剧音乐是在文琴音乐基础上,从贵州其他戏曲剧种和少数民族音乐中借鉴和吸收,经过多次改革实验而形成的。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为板式变化体,由基本唱腔和其他唱腔两类组成。
黄龙戏基本唱腔包括扬调腔、二板腔和二黄腔。其他唱腔包括文琴部分小调、从民族音乐和黔剧素材中发展的新腔等。黔刷乐队由民族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伴奏乐器以扬琴和高胡为主。黔剧前身曲艺文琴已有生、旦、净、末、丑、副的角色行当划分,黔剧诞生后进行了归纳和发展,分为生、旦、丑、净四大行当。黔剧的表演无传统可循,风格杂芜,通过积极借鉴昆曲等剧种的表演手法,又吸收了本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孝义碗碗腔孝义碗碗腔流行于山西孝义等地,由皮影说唱艺术发展而成。
黔剧清代年间,碗碗腔已有演出,人数不多,一个班社只需七八人即可,光绪末期曾呈现兴旺景象,民国间开始衰退。20世纪50年代,孝义县政府将皮影团迁往太原,成立了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年,该团首次让演员代替皮影的纱窗显影。随后,孝义成立了真人表演的碗碗腔剧团,标志着新的戏曲剧种的形成。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唱腔男女同腔同调,女演员唱腔妩媚动人。文场主奏乐器为呼胡、月琴、二弦。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越剧同样不再成为观众选择的焦点,面临新的危机。但是,越剧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困境中不断革新和寻求艺术自我的过程,对越剧来说,不断地、创造性地革新,恰是剧种保护和传承的可能所在。
参考资料:《中国戏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