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跃兵
左手持碟,右手拿筷,以筷击碟,锵金鸣玉。
一曲唱毕,掌声如潮。
6月10日夏夜,祁阳市城区白竹湖市民广场,一场惠民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祁阳小调受到追捧。
祁阳小调,俗称调子,是衍生于祁阳的民间曲艺,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枣子虽小,但很实很沉”
6月11日,星期六,祁阳市非遗文化传承中心,祁阳小调永州市级传承人杨爱萍、张爱英,正在排练新长篇祁阳小调作品。
杨爱萍、张爱英从十六七岁拜师学艺,一辈子从事祁阳小调传承,退休后痴情不改。
祁阳小调的基本唱腔是在山歌、灯调、民歌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用祁阳当地乡村俚语唱日常生产生活,演绎身边的人和事,弘扬勤奋、诚信、孝道等传统美德。
祁阳市文化馆馆长、非遗文化传承中心负责人陈斌说,在全国众多曲艺品种中,祁阳小调如同一粒枣子,极不起眼,“枣子虽小,但很实很沉”。祁阳小调历史悠久、流传较广,邵阳、衡阳及广西等地群众也喜爱祁阳小调。先后被《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音乐词典》等收录。
祁阳小调表现形式丰富,有坐唱、对唱、走唱、集体表演唱、唱与说相结合等。滑音、打舌音等唱腔极具特色。一般用二胡、月琴、扬琴、琵琶等乐器伴奏,表演者一边唱,一边以小瓷碟、酒盅、调羹等道具敲击节奏。
祁阳小调对表演的硬件要求低。无伴奏、无舞台,也可即兴表演。极易引发观众共鸣。至明末清初,祁阳境内有祁阳小调班、社10多个。
新中国成立后,祁阳小调发展进入全盛期。年,祁阳小调艺人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年,当时年近八旬的祁阳小调传人杨梅生,赴长沙参加全省农村艺术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出奖,还被拍成电影纪录片。后来,祁阳小调艺人多次赴北京、长沙等地表演、参赛,广受好评。
以前,祁阳小调由师徒口口相传,制约了其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年至年,祁阳县文化馆音乐工作者蒋钟谱徒步爬上高高的挂榜山,深入湘江、白水等沿岸村落,遍访多名艺人,搜集到余首祁阳小调,编辑3集油印本。
蒋钟谱退休后,继续收集、创作祁阳小调,出版《祁阳小调音乐集成》。
“看过她表演,破镜又重圆”
祁阳小调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故能长期流传。
杨爱萍介绍,祁阳小调艺人每到一地,都会主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故事,即兴创作、表演。
祁阳市非遗文化传承中心保存着一张年7月22日的《祁阳报》,四版头条报道了杨爱萍在原祁阳县金洞林场演出后,一对夫妇“看过她表演,破镜又重圆”的故事。
当时,杨爱萍得知当地的陶老师瞧不上农民妻子,正在吵着离婚,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杨爱萍顾不上吃晚饭,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创作了一个祁阳小调新作品。
晚上,山风习习,楠木树下灯火通明,山民从十里八乡赶来看演出。只听锣鼓响起,杨爱萍一袭古装,脚踩莲花碎步上前。
台上,杨爱萍唱腔婉约缠绵,优美动听。台下,陶老师回忆往事,暗自流泪,心生悔意。第二天,陶老师把妻子接回了家,并杀鸡烹鱼招待杨爱萍等人。
多年来,祁阳小调艺人创作《十唱宪法好》《乡村振兴新画卷》《山歌酒歌幸福歌》等新作品,进村组车间演出,在省、市获奖。
“春风吹过草木香,我的歌儿唱得响”
小调虽好听,观众却越来越少。
年,杨爱萍牵头成立民间祁阳小调专业团队。一开始,一年有多场演出;现在,演出越来越少。
为振兴祁阳小调,年起,祁阳市启动祁阳小调进校园活动,先后举办2期师资培训班,培训人。以市明德小学、文昌中学等为基地,通过祁阳小调进课堂,培训余人次。培养了一批热心祁阳小调教学的青年教师、喜爱祁阳小调的学生,并影响到学生家长,形成了“春风吹过草木香,我的歌儿唱得响”的喜人局面。
今年24岁的明德小学音乐教师邓志辉发现,孩子们学唱祁阳小调,对乡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还变得阳光开朗。
小华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带着她在城里上学,以前性格孤僻。她参加学校祁阳小调曲艺社团后,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如今,社团由最初7人增加到余人。
文昌中学常年参加祁阳小调社团活动的学生达80多人,还吸引学生家长来学习,参与表演。
“腊梅对雪开,还需待时日”
祁阳小调的传承有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困难。“腊梅对雪开,还需待时日”,振兴祁阳小调任重道远。
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目前,祁阳市7名祁阳小调省市级传承人,平均年龄近60岁。全市共有支民间演出团队,每支团队都能表演祁阳小调,但只有杨爱萍一支专业祁阳小调表演队伍,队员年纪最大的72岁,最年轻的也年近60岁。
祁阳市文化馆馆长、非遗文化传承中心负责人陈斌建议,组建专业的祁阳小调剧团,吸纳年轻演员加入,给他们创造安心创作的环境,提供表演的舞台;持续推动祁阳小调进学校、社区,培育传承人和受众。
发展祁阳小调,还要大力借助网络平台扩大传播。如今,祁阳小调数字化工程已制作余首电子乐谱和60首音乐作品,在市非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