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新时期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也彰显着重要价值和作用。谈及戏曲艺术走出去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将京剧艺术介绍给世界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他在谈论中西戏剧交流时曾提出希望有融汇中西艺术于一炉的新的艺术产生。
融汇中西艺术于一炉是一种艺术理想,真正要做好则任重道远。近些年,由中国国家京剧院和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联合制作出品的实验京剧《浮士德》,在中外剧院的合作模式和艺术创作层面,体现了融汇中西艺术于一炉的特点。
实验京剧《浮士德》于年创排问世,首演亮相于意大利VIE艺术节,此后连续3年在意大利1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60余场。在中国,该剧先后走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并相继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广州艺术节,还在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开幕式上为中外嘉宾展示精彩片段,继而作为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受邀赴德国参加威斯巴登艺术节并进行巡演,回国后又受邀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通过一系列展示交流,在业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实验京剧《浮士德》以德国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上部为蓝本,以浮士德和魔鬼签下出卖灵魂返老还童的契约为开端,以浮士德对少女格蕾卿始乱终弃的感情为主线,以格蕾卿绝望而死带给浮士德对人生的悲叹悔悟为结尾完成故事讲述。该剧由中方编剧改编京剧剧本,德国导演作全剧风格及创意统领,中方导演把握京剧本体,4名京剧演员为全剧表演主体,中意双方共同作曲,4名京剧演奏员和3名西乐演奏员组成现场乐队。
该剧遵循原汁原味的京剧传统唱腔,综合考虑人物性格、剧情发展以及演员嗓音条件等进行唱腔设计。在主题音乐、气氛音乐以及音效的创作方面,则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意大利作曲家采集京胡、大贝斯等该剧所用的乐器声音进行变形处理,制作成渲染气氛的特殊声效,并编写了用大贝斯演奏的主旋律,配以电吉他、钢片琴、大军鼓等西式乐器,完成开场及幕间的音乐铺垫。京剧乐队方面则用传统的板鼓、京胡、月琴、笛子、大锣、小锣来完成演奏。
在表演上,一切程式手段为塑造人物所用。扮演浮士德的演员本工武花脸,而浮士德从返老还童直至堕落颓废的人物形象则跨老生、小生、花脸3个行当,演员在表演中将这3个行当融于一体,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浮士德3个阶段的人物特征。在具体编排上充分运用京剧表演程式技巧,“翎子功”“水袖功”“髯口功”“下高”“圆场”以及“跌、打、翻、扑”等技巧在表现剧情、服务人物塑造的同时,也突出了表演的观赏性。
在以京剧传统表演为本体的基础上,有机融入舞蹈和现代戏剧表演元素。比如魔鬼梅菲斯特诱导重返青春的浮士德去追求格蕾卿,二人一同前往格蕾卿家,行路的过程随着节奏的变化从传统“走边”身段过渡到由慢到快的原地“奔跑”,在非常规整的传统程式中出人意料地出现生活化、现代化的形体,却又没有跳出情节,这种融合让剧情更加鲜活生动。
服装方面,设计师根据人物特点,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感和个性化的设计。以魔鬼梅菲斯特的服装为例,德国导演希望其造型同时具有中西方的特点,“简单而绅士”。为此,设计师设计了一种既有西装笔挺的感觉,又比传统长衫更为修身的服装,采用非传统的灰色小褶皱纹理布料,并在服装上点缀以蝙蝠的绣花图案。
笔者参与该剧主创,从该剧创排到连续三年的国内外演出经验以及演出后收集的大量观众反馈中,获得戏曲在新时代守正创新以及做好对外文化交流的些许启示。
实验京剧《浮士德》剧照国家京剧院供图
让“中国语汇表现世界故事”成为一种契机。实验京剧《浮士德》取材于世界名著,在故事性和主题性上具有广泛传播的先天优势。对西方名著的改编,一方面能够拓展戏曲创作题材,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戏曲艺术拥有更多机会在世界舞台传播。
改编西方名著首先从心理上拉近了与西方观众的距离,让他们抱着“好奇”“审视”等想一探究竟的心态走进剧场,通过已经了然于心的故事去品味戏曲对名著的解读与呈现,进而升华到对戏曲艺术表演内涵的欣赏。该剧在意大利巡演时,有观众说:“我非常喜欢歌德的《浮士德》,就是为这个名字来的,谁知道在这里获得了意外的惊喜!”有观众说:“来之前我难以想象用中国的京剧如何去表现《浮士德》这个故事,看完以后,一切疑惑都解开了,这简直是一场令人惊艳的演出。”还有观众说:“我们所熟悉的《浮士德》在中国古老艺术形式的演绎下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优秀的表演技艺是戏曲艺术的核心精髓。在国内,大家对《浮士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