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皮影戏
清末,潮汕皮影戏传入台湾。亦传,皮影戏先传至福建诏安、漳浦等地,后随移民再流入台湾。台湾皮影戏又称皮猴戏,因其音乐属潮州戏曲系统,所以又称“潮词”或“师公调”。
皮影戏起源于民间的手影、走马灯,由灯戏发展为影戏。其皮偶细巧精致而活动自如,跳动活泼,栩栩如生。艺人持竹棒操纵皮偶,以灯光投影于幕上即成皮影。皮影戏人物造型也分生、旦、净、末、丑、忠奸、怪异等等,剧目多为武戏,以充分展示皮影戏的技巧。舞台上的崇山峻岭、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也都是以皮制作。演出时加上五光十色的灯光,形成多种多样的变化,增强了艺术效果。
(五)布袋戏
布袋戏也称指头戏、掌中戏。其特点是摆脱了木偶形体的线索控制,而是由人的五个指头操纵表演。木偶的四肢连着一个布袋,外饰服装,演员将手伸进布袋,五个手指操纵着木偶的头和四肢,做出戏剧情节中要求的各种动作。又因为所有的木偶都用一个布袋装起来,不用箱子,这就是“布袋戏”名称的由来。布袋戏出现在明朝万历年间,原盛行于福建漳、泉一带,亦随明末清初漳、泉移民入台,传入台湾。
由于布袋木偶规模小,演出方便,在庙堂,在街口,在路旁,在地头都可以即时演出。台湾民间每逢迎神赛会、佛诞圣日、婚礼喜庆、生日寿辰,以及欢庆丰收,迎来送往,通常都请布袋戏班演出。布袋戏演出设备简单,只要搭一座高和宽仅四尺余,深仅一尺的“彩楼”就可以演出了。华丽的“彩楼”,灵巧的木偶,生动的表演,感人的剧情,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观众。
布袋戏的乐器有唢呐、二弦、箫、钹、扁鼓、锣、铜钟等,表演上推陈出新,无论演技、道白或唱腔都比较讲究。通过艺人们高超的表演技能,掌中的人物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他们手中,有人见人嫌的花花公子,有令人捧腹的歪嘴媒婆,有作恶多端的家丁狗腿,有婀娜多姿的千金小姐,有肝胆相照的英雄豪杰。
台湾布袋戏一度发展为武打的少林戏,亦风靡一时,后来有的戏班又把现代的电光效果运用到布袋戏中,强调声、光、电,武打戏发展为“金光戏”。大量现代科技手段被应用,机关布景争奇斗怪,令人眼花缭乱。优雅的传统音乐被节奏强烈的流行歌曲所掩盖,大量的台词中出现了流行的俚语。许多布袋戏剧目被搬上电视屏幕。传统的布袋戏最富特色的掌上功夫却黯然失色。
(六)采茶戏
采茶戏以客家山歌为主,属于客家音乐系统的大戏,清代中叶随客家移民传到台湾。《安平县杂记》记载:“酬神唱傀儡戏,台庆、喜庆、普渡唱官音班、四平班、福路班、掌中班、采茶班、艺妲等戏……”。据此可知,采茶戏在光绪年间在台湾已经很流行了。民国初年,由于采茶戏艺术动作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许多听不懂客家语台湾人也能喜欢上采茶戏,采茶戏在台湾占据颇大的市场。也成立了许多的戏班,竞争激烈,迫使大家在剧目上推陈出新,在表演艺术上展现浑身解数,精益求精。
民国初年,台湾的传统戏曲剧种已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各个剧种的发展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采茶戏也不例外,锐意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朝大戏的方向走,从服装、舞美、剧情、动作、角色等各个方面加以吸收,唱腔保持客家固有的山歌曲调,音乐旋律方面保持传统的特色,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改良戏”。由于当时的歌仔戏受欢迎,迫使一部分客家“改良戏”班,也唱起歌仔戏,形成采茶式的“客家歌仔戏”。
受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采茶戏日渐没落,传统的客家采茶大戏的形式及格调者仅在节庆或“酬神”的时刻才能观赏到,不过这种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得刻意的保护才能得以保存,否则将很容易失传。
(七)歌仔戏
歌仔戏被视为是台湾的“本土的戏曲”,是台湾地方戏中乡土气息最浓、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戏剧。相传明清时期闽南移民渡台,把长期流行在漳州芗江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等各种民歌带到台湾,在垦殖劳动或岁时节庆期间,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这种演唱形式颇受人们欢迎,民间逐渐出现了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这种坐唱形式的锦歌小调,最早出现在宜兰地区,当地还设馆聚众清唱,人称“歌仔馆”。
据《宜兰县志》礼俗篇载:“歌仔戏系宜兰地方一种民谣曲调,民国前二、三年,有员山结头份人,名阿助者,幼好乐曲,每日农作之余,辄提大壳弦自弹自唱,好事者劝他把民谣演变为戏剧,初仅一二人穿便服扮男女,以大壳弦、月琴、箫笛等伴奏,此即歌仔戏鼻祖。”
由于这种演唱形式始于宜兰,故又叫“宜兰歌仔”。歌仔戏表演时非常机动,行进时可以演,也可以定点表演,又因为不搭戏台,直接在地面上表演,所以又称“落地扫”。歌仔戏将民谣或戏曲片段的腔调,经过改编,从原来严整正统变得轻松活泼,通俗易懂,语意浅白,曲调轻快,很受台湾民众的欢迎。歌仔戏常常上演“陈三五娘”、“吕蒙正”、“什细记”、“山伯英台”等剧目,以文戏为主。
20世纪20年代,歌仔戏已成为独立的戏曲形式,逐渐占据了台湾民众的娱乐生活,曾风靡全岛,以致许多戏班纷纷改演歌仔戏。这一时期,台湾歌仔戏也传回闽南地区,并风行一时。由于它流行于福建芗江流域,所以在闽南一带又称为“芗剧”,拥有很多的观众。
年起,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严禁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迎神赛会被禁止,各剧种普受压迫,歌仔戏班在日人的逼迫下,改演穿着和服、手拿武士刀的“皇民剧”,歌仔戏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压抑的歌仔戏得到重整旗鼓,歌仔戏节目搬上了广播电台,于是出现了“广播歌仔戏”,深受广大台湾民众的喜欢。歌仔戏也曾搬上银幕和荧幕,出现了电视歌仔戏。
由于电影、电视拍摄条件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因此以身段、唱腔为主的特色的歌仔戏,变成俩对白多于唱腔、舞台表演动作粗糙,失去了很多的观众,造成了歌仔戏发展每况愈下的窘迫境地。
#戏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