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觅源,
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执着,
是深植于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坚守。
它类似于一种信仰,
让前行的路途不再黑暗,
让四海的友朋心系一脉。
也许你并不知道“渭南”这个地方,
然而当你看完下面的故事,
也许就碰到了哪条根脉与你有着
这样或那样的关联,
这就是文化根脉的神奇。
汉字之源
就中国文化而言,汉字可谓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方言相差甚远,如果当年的汉字没有统一,远在北方的蒙古族、地处西南边陲的纳西族又如何能从四书五经中汲取营养。如果没有汉字作为古今的传递信使,《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又如何能够流芳百世,泽被后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又何以能够绵延上下五千年?
关于汉字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仓颉。据说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当时的社会发展迅速,各部落之间的交流需求迫切。仓颉日思夜想,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走向、鸟兽虫鱼的行走痕迹、草木器具的外观形状,终于得到灵感,得以描摹绘写,造出了种种不同的符号,这便是后人所说的“字”。
后人把仓颉尊为“字圣”,并在他的家乡渭南市白水县为他修造了一座庙宇,名为仓颉庙。这是一座集古代建筑精华的建筑群落,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中殿、寝殿等。其中,寝殿为元代时修建,以蒿木作为前殿大檩,实乃罕见,也成为研究元代建筑的重要遗迹。后殿为明代建筑,前殿、戏楼、钟鼓楼皆为清代及民国年间复修。这其中蕴藏的建筑理念,着实够建筑学家们研究一阵子了。
仓颉庙内,还存有古壁画19幅,古碑18通,其中《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碑面刻有仓颉当年所造28个象形文字之本形,字形若图若画,实属罕见。
这里不仅文字古老,就连院内柏树的树龄也十分悠久。仓颉庙的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比山东曲阜孔庙和黄帝陵的古柏都长寿,居三大古柏群之首。
摇滚之源
摇滚乐,狂放不羁,洒脱自由,备受年轻人追捧。张楚、郑钧、许巍等歌手,还有近年来在摇滚乐坛享有名声的黑撒乐队、王建房、马飞与乐队等都广为年轻人熟知。
你知道吗?这种现代的音乐形式也与渭南有着深厚的联系,因为最古老的摇滚乐——华阴老腔,就源于这片土地。它在此生根发芽,成为中国摇滚乐的灵感之源。
年央视春晚上,著名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合作完成了《华阴老腔一声喊》,她将华阴老腔与现代音乐结合,赋予这项非遗艺术鲜活的生命,让老腔震撼世人。
老腔,与秦腔不同,它源于陕西东府,乐器上多使用月琴、快板、条凳等。老腔的曲调类似于渭水船工的号子,高亢豪迈、澎湃激昂,所采用的表现形式一般是一人唱众人合。它是曲艺,是说唱艺术,也是皮影的配角。
在一个古朴的戏台子上,老艺人拿着条凳,怀抱月琴,跟随着那冗长的二胡声,一声刺破天际的嘶吼就从台上传来,一股强硬的力量瞬间穿过古老的渭水,穿过历史的悠悠长河,从你的胸腔喷涌而出,身体顿时抖了一个机灵。这种感染与冲击,时时能震得我们泪流满面,唤起人们心中的乡土情结。
在渭南,被称之为鼻祖的古老艺术除了老腔,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形式——皮影。华州皮影是中国最早的皮影,被誉为“世界皮影之祖”“中华戏曲之父”。
老腔是艺人在台前的喊唱,皮影则是艺人在幕后的表演。皮影是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皮质优,雕工精细。一个剧团一般只有5个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板胡、月琴、碗等20多件乐器,剧团里的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唱腔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演唱功底者不能为。
昏黄的灯光下,艺人们只用一张嘴和一双手便演绎了这片土地的悲欢离合,叙述了一桩桩的前尘往事。
渭南的小戏中,同是傀儡戏与唱腔结合的还有合阳的提线木偶。它起于汉而兴于唐,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空木偶完成的,在艺人手下,木偶鲜活地演绎着它们的一颦一笑,悲欢离合。而与之搭配的则是悠美的唱腔——线腔,线腔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颇具秦人秦地的风采和特点,因此深受乡民们喜爱。
酒文化之源
渭南这片土地是古朴而富有灵性的,它被誉为“三圣故里”,三圣即“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生于渭南韩城市)、“酒圣”杜康。其中字圣仓颉与酒圣杜康均生于渭南市白水县。
《白水县志》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据说夏朝大禹王治理天下时,杜康为朝中庖正,不想却被下属黄浪以看管粮食不当,导致粮食发霉为由算计,丢了官位。杜康的未婚妻帝女为安抚杜康,决定提前与他成婚,可杜康却不愿连累帝女,独自一人返回家乡白水去研究这发霉的粮食,阴差阳错地竟然造出了酒。这酒不仅味道甘美,还能祛病消灾。杜康一时名声鹤起,在好友仪狄的帮助下,不仅与帝女喜结连理,也重新赢得了禹王的信任,让小人黄浪得到了应有的惩戒。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杜康酒也成为历史名酒,成为白酒的代名词。历代的文人墨客更是与此酒结下不解之缘,如三国枭雄曹操有诗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白水县城西康家卫村东头,有一道被洛水长年冲击而形成的长沟,当地人称之“杜康沟”,沟的源头还有一眼泉水,名为“杜康泉”,俗传杜康取此泉水造酒。据乡民们称,这泉水至今还有酒味。
西北军民结合之源
渭南是革命火种的播撒地,也是红色旅游资源的重点城市。在这片沃土之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康庄战斗烈士陵园、林则徐纪念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渭华起义纪念馆、智取华山路、胡景翼将军墓、杨震廉政教育基地、东渡黄河抗日纪念碑等一系列红色旅游资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渭华起义是在全国大革命陷入低谷时,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全国最具影响的起义之一。
年,陕西省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群众基础好、斗争热情高的渭华地区组织武装起义。年5月,在刘志丹等先烈的领导指挥下,渭南华州高塘、渭南崇凝塔为中心地的渭华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和革命军队配合的渭华起义,形成了方圆数百里的红色区域和革命武装割据的局面。因敌众我寡,渭华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在革命历史中的意义却是深远的。它打响了西北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是西北地区首次军民相结合的武装起义。
渭华起义树立了党领导的西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座丰碑,渭华精神成为党的精神谱系中的光辉一环,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此后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如今坐落在渭南市华州区的渭华起义纪念馆、纪念塔,就是为纪念渭华起义而建。
纪念馆馆藏余件,陈列展室7个,起义领导旧居4处,保留了当年起义时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遗址五处;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指挥部——五间厅、十五个砖铺大字、中共华县县委办公楼旧址、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扩大会议遗址、烈士殉难井。
走进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气氛迎面而来,园内古柏青青,象征着革命精神的永垂不朽,通过参观旧居、革命遗址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革命条件的艰苦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简朴;陈列馆里的革命物品,又让我们对战争的惨烈感同身受,烈士们保家卫国、誓死杀敌的雄风英姿犹在眼前。
纪念馆南米的丘陵高地上,渭华起义烈士纪念塔高高耸立,塔身高19.28米,示意年,下设5个台阶,示意5月,面向西北,示意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抬头望去,纪念碑高耸入天,邓小平题词的“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中华儿女的民族大义一样彪炳千秋;塔前整齐堆放着菊花,金黄得那么耀眼,仿佛透射出烈士的伟岸人格,他们用宝贵的生命和鲜血铸造了这永载史册的历史丰碑,头可断、血可流、志不改的英雄气概可与日月同辉。
注:本文刊登于《陕西旅游》杂志8月刊
制作:大瑶瑶/审核:一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