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欢乐的火把节一声呐喊,他们高擎火炬,

来源:月琴 时间:2022/12/24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它象征驱逐虫害,保护庄稼的丰收。火把节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各地区、各村庄的彝族人民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大约十天,自己选择日期举行。节日期间,停止生产劳动。人们穿上盛装,欢度三天,举行斗牛、斗羊、赛马等活动。夜晚,以村落为主,燃起火把,在房前屋后和田野里巡行,最后相聚一起,堆起篝火。布拖县以欢度火把节隆重、热闹著称。因此,每逢布拖县欢度火把节,总会吸引外地人赶来参加。一九七九年布拖县的火把节定在七月二十日。但在四天前,城镇就已喧腾起来。

火把节

街道两旁摆满小摊摊。一些老年妇女和姑娘们蹲在地上,出售自家的农副产品,鸡呀,猪仔呀,苹果,花椒做银饰的手工匠人,拿着各式耳环、戒指和有猫眼、狗眼大的银钮扣,向姑娘和小伙子们兜售。满脸深刻皱纹、头前正中蓄着“天菩萨”头发的翻身奴隶,三三两两,席地而坐,亲切交谈。商业部门为了方便彝族群众添置节日新装,早在一个月前就供应大批各色花布、花边、丝线及各种饰品。百货商店门前还摆出一些缝纫机,专为彝族人民缝制他们自己设计的民族服装。食品店里卖酒的柜台最繁忙。临近节日的前几天,每天要卖出一千公斤白酒。到了节日,会卖得更多。

彝族

布拖县城的位置犹如锅底。它的四周都是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放眼四望,山坡上,山凹里,不时冒出一缕缕白烟。这不是炊烟,而是生产队烧烤牛、羊、猪的柴烟。彝族人民过节,照例家家要炖上一大锅肉。每块肉约二寸见方,俗称“坨坨肉”,一般煮至半熟,大家聚而分食。吃肉汤用的匙子是木制的,用红、黄、黑三色油漆绘成粗犷的图案。这种木匙叫马勺。解放前,广大奴隶没有牲畜,过节的时候,常常是全村奴隶集资买一头牛或几只羊。现在,生产队在节前早已把牲畜宰好,每个社员可以分到二、三斤肉。各家还要宰羊、宰鸡,和分到的肉炖在一起。而村寨里又是一片繁忙景象,溪水边、杨树下,几个老婆婆围坐在一起,为自己的孩子赶制节日新衣。为了参加火把节的斗牛、斗羊、赛马和摔跤等活动,各村寨早已把选手推举出来。

彝族人民过节

七月二十日那天,从四乡来的人一早就拥满县城。恰逢雨天,人们高举着黄油布大伞,整个县城象是金色的世界。雨过天晴,顿时,布拖县又变成了五色缤纷的服装展览会。

凉山彝族的服装,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以男子裤脚大小分三种,即大裤脚、中裤脚和小裤脚。大裤脚的每只裤脚约二尺,如一短裙。至于中裤脚和小裤脚,则不易区分。妇女服装的质地和颜色也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甘洛县和越西县一带,彝族妇女的百褶裙是三色布料的,用布约为三丈五尺。布拖县一带,不满十七岁的少女,都穿白色镶蓝或黑边的羊毛裙;十七岁以上穿红色镶蓝或黑边的羊毛裙。那些从外地赶来参加火把节的彝族妇女,又穿上具有她们地区特点的服装,有蓝色、绿色、多色裙。尽管裙子多种多样,上衣则都为黑色。头饰很讲究,有戴绣花头帕的,有系穿满珠子的花带的,妇女戴双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手戴手镯和大戒指。许多男的在左耳佩红、黄两色的色珠或单耳环。

斗牛

斗牛是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也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这里的斗牛,不是人与牛斗,而是牛和牛的角斗。各公社挑选出骁勇的牯牛到沙滩或广场,两牛相遇,立即角斗起来。角斗可持续十几分钟以至二十几分钟,败者落荒而逃。斗牛时,双方的饲养员都相随,为的是防止发生意外。裁判由群众推选或自愿担任。三天火把节后,选出冠军。

斗牛和斗羊,不仅是彝族群众喜爱的一项传统比赛活动,同时也是他们选择优良畜种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方法。他们把获胜的公牛或公羊作为种公畜,以发展当地的畜牧业。

三天的火把节,是青年男女结识的最好机会。他们在和自己的同伴散步中,彼此寻找着意中人。这种散步可以来来回回地走上一两个小时,走累了,就在路边或商店门口的台阶上小憩片刻,然后再继续散步。有趣的是,散步的人都是男的和男的,女的和女的为伴。男青年散步多是怀抱月琴,边走边弹,或边走边吹口弦。一旦小伙子看中心爱的姑娘,他会勇敢地走上前,轻唤一声:“阿妹子,有酒吗?”姑娘如果愿意同他结识,便从绣花的香袋里取出酒瓶,双手送上。如果不愿意,便冷冷地回答:“没有!”小伙子立即识趣地离开。年轻人相识后,便悄悄离开他们的伙伴,单独谈话,相约下次见面的日期。到那时,姑娘要给情人带来酒和肉,小伙子要给姑娘带来头饰或镜子等礼物。

火把节期间,还有敬酒台。那是美丽的女青年自己摆设的。敬酒台是在两棵树中间或是栏杆中间,横悬一根绳子。敬酒的姑娘向过路的人敬酒。被敬酒的人要送姑娘一点礼物,大至羊毛斗蓬,小至花头绳。姑娘把这些礼物都挂在那一根绳子上,以显示她是被人们爱戴的出众的姑娘小伙子们在火把节的斗牛、摔跤、赛马……等各项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更是姑娘们敬酒的对象。姑娘们唱的敬酒歌,拨动着小伙子的心弦

摔跤

“敬酒,请喝上一口甘甜的美酒凉山的雄鹰。龙头山高九千九,你在山头自由翱翔。敬酒,请唱上一口迷人的美酒,骠悍的勇士。摔跤场上好汉九千九,你在战场独占鳌头。”

温馨的夜晚,天边消失了晚霞,四野又燃起万朵花把。在黑的山顶上,出其不意,涌出一条火龙,随即又隐没于山林中,然后又跳跃腾空地奔跑。

彝族敬酒

火把节的高潮到来了。各村寨的火把汇集到县城。伴随火龙前进的群众高呼:“依呜!星星撒山坡,火把哟火把,照得山寨象银河高亢、自由的布拖民歌,在群众的欢乐声中响起。高举火把的游行群众,不时变换火把的图案,时而如光环,时而似火伞。火光下,姑娘们拉成圆圈,跳起民间舞蹈;小伙子们悠悠扬扬地弹着月琴或吹着口弦。

火把之夜,更是孩子们的乐园。常常有几个或十几个男孩子,站成一个圆圈或扇形,把火头集中,“依呜!”一声呐喊,火头高举,集中成了大火炬。他们高擎火炬,汇合在火的海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