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文化守望者梁秀江恣意怒放的八音曲天眼新

来源:月琴 时间:2022/11/21

人物名片

梁秀江,年生,布依族,兴义市巴结镇田寨村人。梁秀江自幼学习八音演奏技艺,后拜布依老艺人罗老卜为师。20世纪90年代初,梁秀江自发组织八音坐唱,排演了《敬酒歌》《共产党是布依族的大救星》《迎客调》等一批有质量的节目,多次参加调演展演并获奖,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地布依寨流传一首歌谣:“走近南盘江,先听八音昂。欲知八音底,得问梁秀江”。

我仰起头,看梁秀江这栋位于兴义市中心一条僻巷的大宅,心中惊诧:这楼房之大,足可容百来人居住吧?

梁秀江在门口迎我,腰板笔直,嗓音浑沉,像一个退役的歌唱家,谁也想不到他是80多里地外的巴结乡农民。生活从来大于人的想象,我随他上了三楼客厅,一位姿色天然的美妇临窗而立,一个碧眼卷发的混血小姑娘天使般地看我,我只好笑着,不敢轻易称呼。

楼外的小巷很静谧,日影长长。梁秀江斟酌着字眼,一副接受采访的模样和腔调,但不消片刻,他就本性流露,眉眼飞扬,大嗓门像带了低音炮,无话不说了。

巴结有一条大江,梁秀江小时候,江中大鱼1米多长,一锄头砸下去鱼便翻了肚。他的爷爷是屠户,父亲17岁就当了解放初期的乡长,中年辞官务农。梁秀江9岁死了母亲,下面还有3个弟妹需他照料,读了初中也回家种地。父亲对他说:做人要勤快,不然饿肚子。梁秀江自己说:我一辈子都喜欢拼搏,不想落伍。

年,梁秀江26岁了,还是光棍汉一个。他开始走出寨子闯世界,撑船去广西贩卖红糖,买牛卖牛。他一路唱八音,唱山歌,长发像刺猬,一脸的络腮胡,眼神桀骜,人缘极好。他有一个最大的心愿,要娶一个美人做妻,决不含糊。有一回,他在山顶苗寨见到一个卖糍粑的苗家美女,就心急火燎地学苗话,无奈终未学成。

终于,苍天不负,他在一个叫安庄的地方赶场,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她。她正是那临窗的美妇。一辈子被他宠着,眼里就有一种骄矜,这时候优雅地坐过来,加入我们的谈话,笑起来竟是纯真的,永远的十八岁。

他和她,从一见钟情到成婚,是一出惊险传奇。邂逅、定情、禁闭、打骂、失而复得、相思、反抗、私奔,简直热烈到壮阔。他是布依族,她是汉族,习俗是不能通婚的,但他终究娶了她,像一个人奋力抓住命运伸来的一只手。

他娶她回村,村人看他们就像看电影。她太美,走在山道上,迎面驶来的小货车司机瞧呆了,车歪到田坎下去。他给她煮饭洗衣擦皮鞋,浑不顾全村人讥笑。他跟她形影不离上坡种地,亲亲热热并肩驾着马车掏羊粪,收工后竟到江边挽手散步,叫人咂舌。

这两个聪明勤快人,合在一起,就是要折腾出另一番天地的。他们到乡里开了电影院,放港台录像,赶场天大音箱砰砰作响,山民们看得心驰神摇。挣下一点钱,他们又招人来唱八音,俊男美女坐两排,加上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走到哪里都是好风景。八音坐唱,唐宋时就传唱于当地布依村寨,据说是流落民间的宫廷雅乐,童年的夜晚,梁秀江在村中大树下,听老辈人轻拨浅唱,以后,他编排了一批八音节目,还表演布依婚俗的送喜粑、打亲、画花脸、拜堂、跨马鞍、跳转场舞,直至吃喜酒,他和妻子一道,将八音唱到了更大的世界去。

他们的儿子,年少离家去少林寺,长得朗眉星目,现在香港洪金宝国际影业公司演电视剧。女儿原是八音唱班的主角,嫁了西班牙裔的菲律宾人,给他们带回两个混血的孙女,他们都承继了梁秀江夫妻敢说敢做的秉性。梁秀江说,这些娃娃哟,他不听你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他那位严训他们孝悌忠信的老父亲,一定也是这样看他的。

现在,梁秀江在小学中学里教八音坐唱,他还租下了千亩荒山,种芒果。和新婚时一样,他每天带妻子上坡,自己勾腰除草,让她撑一把伞在一旁守着他。几十年过去,她依然是他的美人。史铁生说命若琴弦,他们夫妻在这大山大水间弹奏出的,是一首恣意怒放的八音曲。

问:您最初来做八音坐唱,是怎么想的?

梁秀江:我小时候就跟着人家唱八音,帮人家背鼓,一边学各种乐器。人家看我上心,都愿意教我,我就是喜欢。年我组织了八音班,大家都是年轻人,姑娘小伙的,老人就帮我们学唱词和编排。我觉得八音坐唱是我们老一辈布依族传下来的东西,舍不得丢,过去划成四旧不让唱,那时候我们在街上有个电影院,我和我老婆商量,就自己掏钱弄起来了。

问:目前您觉得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梁秀江:有的部门认为我们原生态的八音坐唱太土了,就拿来改了,加一些新的东西,但是八音就变味了。现在,花很多功夫好不容易培训了一批人,男的一结婚就不来演了,女的嫁了人,家里就不同意出来演,又要重新招人,花心思培训,这个就比较困难。

问:最让您高兴和感动的事是什么?

梁秀江:过去,只要我一提起做八音这个事情,全寨子的人都来支持,尤其是年轻人很积极,学得很认真,这是我最高兴的。我们最高兴的,是在兴义演出得了第一名,这是布依族的土东西,但是大家还能喜欢,政府也赞赏。那一年,通知我们去北京参加56个民族的汇演,哎哟,那一天整天都高兴哦!我们坐的火车是慢车,坐了3天3夜,在北京演了24天,只有3个队得“特别展示奖”,一个是云南的,一个是台湾的高山族,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八音坐唱。

问:您有没有过放弃念头的时候,您还会怎样做下去?

梁秀江:很多次想放弃。那时候晚上放电影,白天唱八音,很花时间,找来的人还要给误工费的,但是政府鼓励我,我就一直做下去。现在我在职业中学教八音,也在巴结的民族小学上课。我的想法是让学生们有个印象,有个才艺,以后他们又去教更小的学生,把八音一代代传下去。

问:您家的传统是怎样的,孩子们还唱吗?

梁秀江:我的娃娃们都是我这种德行,只要倒了毛了,天皇老子都管不了,但是要尊老爱幼,不偷不抢,勤快劳动。我的两个外孙女,大的读中学,假期就来跟我学拉琴。小的读二年级,我教她D调、F调,她的指头按得很准,听几遍就会拉“两只老虎”了。

文/钢音

文字编辑/邱奕

视觉实习编辑/王西

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