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的记忆,声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旋律。
这种时代之声,富含光芒、热度、力量、智慧,在每个人身边绽放。聆听城市的声音,是一种地方记忆,也是一种历史的回响。
闽剧《三搜幻化庵》翅翅
今天,小编将和大家一起走进福建非遗的声音,打开自己的耳朵,聆听八闽文化拔节成长的旋律。
伬艺在弹唱中感受岁月的回眸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福州伬艺又名福州伬唱,源于唐宋的“百戏”,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主要流行于福州六区及闽侯、连江等县。
剧照
《滴水人家》
福州伬艺使用福州方言进行艺术创造,演出时一般要求演员一人多角,变声变色,自操二胡或三弦,进行说唱表演,另有人以三弦、月琴、低胡等伴奏。
剧照
《滴水人家》
伬艺吸收了评话的道白、闽剧的表演,雅俗共赏。同时也在福州方言区域内受众广泛,是福州人铭记于心的温暖乡曲。
莆仙戏曲调声声忆往昔,唱尽千般古今事
《踏伞行》片段
来源:年新年戏曲晚会
莆仙戏,俗称“兴化戏”,是现存最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其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
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采用方言演唱,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色彩,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剧照
《借新娘》
一出戏,几个人,众多的观众,源远流长的莆仙戏,扎根于民间土壤内,是莆田人风雨无阻的文艺盛宴,也是莆田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烙印。
锦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奏”华年
视频来源:
张洪科锦歌是漳州声调演唱的一种古老的说唱曲艺,又称“歌仔”、“杂锦歌”,在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花。
图源:
光明日报锦歌的说唱文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方面。其表演形式为多人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乐器自行伴奏。
图源:福建省艺术馆
锦歌出漳州,曲曲寄深情。植根于大众的锦歌,唱词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四平戏千古绝唱,风华依旧
视频来源:
央视网四平戏又称“四平腔”,是流行于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的地方传统戏剧,且有着“中国戏剧活化石”“明代四平腔的遗响”的美誉。
剧照
《御赐县名》
四平戏的表演艺术既古朴粗犷,又优美自然;演奏旋律高亢激昂,朴实流畅,同时还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
粉墨画颜浓色深,水袖起落舞华年。戏台之上,在咿咿呀呀的唱词中,戏曲艺术家们经过千万次练习后,吟唱着百转千回的曲调,将剧本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剧照
《白蕉树》
在闽东北部,民间流传着这句民谣:“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短短几句,道出了屏南人和四平戏相依的默契与悠然。
永定客家山歌沿袭《诗经》遗风,天籁之音传唱千年
《八月十五看月光》(节选)
来源:福建永定土楼景区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歌谣,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基本上都流传着客家山歌。位于福建西部的龙岩市永定区,就是盛产客家山歌的地方。
永定客家山歌,又称为“闽西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客家人在山野间劳动和生活中即兴创作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从题材内容来说,永定客家山歌包含歌头山歌、苦情山歌、爱情山歌、教喻山歌等。
图源:文旅龙岩
如果说大山是客家人生存的依托,那么客家山歌就是客家人放飞的灵魂。它融汇了客家先民的智慧,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内涵,是客家人的一张“乡愁名片”。
??
图源:
GAGALing听,那远方传来的声音,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
如今,独树一帜的民俗与传统演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生活中,承载着每个人的记忆,也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福建的非遗魅力。
来源:清新福建文旅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