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桐城市范岗镇合安村村部,村民黄玉美拿出3个红包,共计六千元现金,交到村党总支书记黄青罗手中,援助村级公益事业。此举在当地写下了一曲“七旬老人罢寿宴,六千贺礼变爱心”的佳话。
今年来,桐城市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依托,通过党员乡贤示范引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打造文明和谐社会新风,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挥党员乡贤“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
近日,桐城市黄甲镇组织思想较好、能力较强、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多名“五老”担任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骨干力量,各村“五老”在村两委带领下,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提倡节约之风,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为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乡贤“先行一步”,当好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以表率行动带动广大群众打破旧俗、告别陋习,桐城市制定出台《桐城市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办法》,坚持党员示范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树立起群众可见可感的榜样和标杆,让文明乡风成为深入人心、人心所向的行动自觉。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宣传主阵地
农民增收致富后,需要好的家风、乡风文化。“打竹板,到长岗,长岗一派新景象;物质文明人欢笑,精神文明莫放松。红白喜事从俭办,移风易俗树新风……”日前,桐城市孔城镇移风易俗艺术化巡回宣讲小分队第一站走进距镇区较为偏远的长岗村。
为引导群众树立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孔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宣传方式,聘请退休老教师编写移风易俗快板词,招募4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排练并前往22个村(社区)的乡村大舞台与农家院落开展移风易俗巡回演出,截至目前已经前往6个村巡回演出10场。
在距孔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约20公里的吕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艺术化宣讲巡回演出活动。新编小戏《彩礼分文不收》,将传统的戏曲表演与当下移风易俗的热点紧密结合,让村民们在乐享文化大餐的同时,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社会共识,力行见贤思齐,达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效果。
据了解,桐城市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传播文明新风尚。该市还依托“两微一端”和学习强国平台,广泛深入报道移风易俗新事例、新典型,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切实把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当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打造集理论宣讲、建言献策、道德评议、监督约束等为一体的移风易俗新阵地。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乡村”
“移风易俗破除陈规、志愿服务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在文昌街道石河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墙面上,“石河村村规民约”六个大字显而易见。
为更好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遏制各类陈规陋习,桐城市民政部门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下发《关于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用规范红白喜事的通知》,指导全市个村(居)于结合实际依法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特别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制和约束内容,引导群众贺喜庆祝有分寸、丧葬风俗有尺度。
初夏时节,石河村村部广场,一场特殊的“广场夜校”正式开始。“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说出来,我们都会纳入村规民约当中,制定一套村民共同遵循的村规民约。”石河村党总支书记项爱英说道。今年,文昌街道的6个村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各村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民风建设为重点,发扬民主,定制“合身”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有力度、村民自治上水平。(潘月琴)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