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经典咏流传》,右一为阿铁说日。
□本报记者吴平
“看我帅不帅!”7月20日,凉山州美姑县“尼姆·约纱茨”剪羊毛节上,县文化馆6岁的小演员对着镜头跟外地来的游客开玩笑,一点都不认生,他们表演的月琴等传统器乐获得了一片赞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对于舞台并不陌生,国内外的演出参加过数十次。
从县文化馆出发,美姑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说唱艺术走向了世界。
挖掘本土音乐精髓
阿铁说日是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他从小便跟着爸爸妈妈学习彝族民歌,在冕宁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空闲时候,我经常听到或唱起彝族的高腔,但它很复杂,有大调、小调、和声乃至很特殊的和弦等,我想记下来却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方式。”阿铁说日回忆道,在一名老师的建议下,他去到四川音乐学院成人班进修了一年,掌握了音乐的语言。那时他在成都一家酒吧结识了一名70多岁的法国贝斯手,还跟他去了上海,在新天地酒吧一条街演出。
“刚开始,我就唱一些流行民歌,比如《小河淌水》《南泥湾》《映山红》等,有一次无意中拿到月琴,弹唱了彝族歌曲,那个法国人大为震撼,说这才是你自己地道的东西,你应该回家乡去。”阿铁说日说道。
音乐是无国界的,当那位法国朋友把阿铁说日唱的彝族歌用法语翻唱后,酒吧的听众以及阿铁说日都被感动哭了。受到鼓励后,阿铁说日回到家乡,花了一年多时间,走访了个村子,收集整理当地的毕摩音乐,共计首,以及婚丧嫁娶活动中的唱词,加起来大概多首。
通过理论学习、演出实践和素材整理,阿铁说日对彝族的民歌器乐等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音乐成为无国界语言
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一次国际诗歌朗诵会上,请到阿铁说日和他的团队为其伴奏,因为音乐可以补充诗歌的意境,穿越书面语言的屏障,实现情感的互通。
“以前需要找老师制作伴奏,如今都是现场伴奏,与现场氛围更贴近,与观众更贴近。”阿铁说日说,如月琴、口弦、马布、克西举尔(均为彝族乐器)等可以合奏,也可以边弹边唱或者对弹对唱,形式多种多样。
这些年,彝族音乐逐渐推广和被认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年,县教育局找到阿铁说日,请他教学生民族音乐。年,他到县文化馆工作,更加充实了馆里的活动,组织了德古(民间德高望重的长者)协会、毕摩文化协会、民歌民乐协会等。“文化馆里,从6岁到60岁的学员都有,迄今已累计培训多名学员。”阿铁说日说。
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季《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夜雨寄北》的演出由几位彝族艺人担任前奏,阿铁说日吹奏起克西举尔,当辽阔沧桑的声音一出来,立刻抓住了听众的耳朵。
“彝语翻译成汉语很难,因为很多民歌都是老彝语用诗性语言写的,不仅存在老彝语与新彝语的转换,要找到对应的汉语词汇并用有韵律的词句搭配,太考验语言功底了。所以目前,虽然歌手莫西子诗、吉克隽逸等带来一阵新鲜的‘彝风’,但原汁原味的彝族音乐可能没办法广为传播,不过,从另一方面说,它的音乐性用来欣赏,这是非常舒服且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阿铁说日说。
采访的最后,阿铁说日表示,他希望今后能以文化馆为阵地,让彝族音乐更系统地走进校园,让彝族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熏陶。
本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89.html